第5部分 (第1/4页)

确实,对待海北检察长选举这件事,不论背景多复杂,难度多大,都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否则,一个于树奎成功了,会让整个反对派阵营看到希望,也许就有无数个张树奎、李树奎跳出来,形成可怕的裂变效应。而且,于树奎的成功,不仅会对廖氏阵营构成强大压力,而且还会大量吸附中间力量,将一批观望者拉拢过去,同时也会在广大普通干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如此,则会从根本上威胁到廖志国本就脆弱的威望,尤其给一年后的市委党代会带来冲击。

“是否可以采取一个折衷的办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好,实在不能解决的话,也可以最大限度弱化其不良作用。唔?”廖志国如此发问,显然已经有了不错的主意。但是,在黄一平发表意见之前,他不会先说出这个主意,换言之,他的主意需要通过黄一平之口来表述,似乎如此才更加生动有趣。这种游戏,两人玩了四五年,彼此已经相当谙熟、默契了。

“现在,既然事情阻挡不住了,不如顺其自然任其得逞。不过,表面看他是占了上风,实质上却将自己置于了一个不利的境地,甚至可能是绝境。这次,他暗中是在和廖书记您较劲,可明里对抗的却是整个市委,假如引导得好,多数常委不会支持于树奎的犯上。还有,苗长林、贾大雄不是于树奎的后台吗?那好,就让他们二人出面劝阻,若是工作做不下来,至少让他们跌了架子、失了面子。再说,那个许海卫是朱玉的亲戚,于树奎此举肯定会得罪他。别看朱玉平时老好人一个,可这件事不会不上心、较真。凭借他在政法口上的影响,会有一帮死党为其大鸣不平。他于树奎选择这个突破口进攻,咱们也以此作突破口反攻。当然啦,同于树奎的较量,注定将是一场持久的恶战,毕竟他也不是单枪匹马哪。”黄一平顺着廖志国刚才的话,一口气说出了内心的想法。

“这个办法貌似折衷,其实却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虚实结合、动静相宜,有所为有所不为。制止是表明态度,转移、分解矛盾;让其得逞意在麻痹对手,寻求有利时机和更加广阔的进攻空间。你大学读的是历史,当年的司马懿和唐太宗李世民,不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么?唔?”廖志国早已脱掉外衣,额头上依然热汗密布。显然,他这时已经有些兴奋过度了。

8

“通知在家的所有常委,一个小时后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海北选举问题。”廖志国吩咐黄一平。

时间已是晚上七点半,廖志国干脆让黄一平找来两盒方便面,在办公室简单应付一下。此前,两人已经就常委会上局面的掌控,进行了细致谋划。

等待泡面的功夫,廖志国习惯性地围着大班台绕圈子,不时双手搓动,间或大喝一声:“好!”

转了一会儿,廖志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招呼黄一平在近前坐定,说:“来来,一平,我和你有话要说。”

黄一平心里一紧,赶紧在廖书记旁边的沙发上坐下。其实,他已经预想到书记要说什么了。

果然,廖志国颇为动情地说:“一平啊,你跟我也有三四年了,工作上生活上对我帮助很大。本来呢,我也已经和你说过,准备放你到阳西当区长,让你在更大范围内得到锻炼和提高。可是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这个书记位置坐的时间不长,苗长林他们对我坐这把椅子也不服气。更为关键的是,眼下离下届党代会仅有一年时间,阳城政局很不稳定哪!你虽然只是一个副秘书长,可对我而言作用却非常大。以前在市长位置上,我的主要任务是做事,周围不缺好帮手。现在哩,做了这个书记,重心就转移到了管人用人,没有你这样得心应手的帮手,还真是不行!因此,我想和你商量一下,能否再留在我身边一段时间,等到党代会顺利开过,一切都稳定下来了,你再下去。我现在也不轻易许你什么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时下去的位置也许会更好,比如于树奎这个位置一旦空出来了——,唔?”

中国式秘书3 第二章(4)

黄一平没容自己有哪怕是千分之一秒的犹豫,马上表态道:“廖书记,我听您的安排。眼前这种关键时刻,哪怕就是赶我走,我也不能走啊!”

廖志国重重拍了拍黄一平的肩膀,盯着他注视良久,直至眼睛里泛起一层薄薄的雾霭。

事实上,黄一平非常看重那个区长位置。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内心难免五味杂陈。

阳西区长是省里下派的厅级后备干部,目前正在中央党校进修,三个月后回来将到团省委任副书记。关于黄一平到阳西任区长的事,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初步议定。为此,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