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另一个丫鬟叫忍冬,生的品貌清秀,与绣春是同乡,一向要好,此时听了也跟着取笑:“我瞧着也是,绣春去唱词定会生意火爆的”

绣春瞪了忍冬一眼,撅撅嘴道:“就你惯会笑话我,我若去唱曲定要拉着你去弹弦儿”

说的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贞娘问杜氏:“娘,你翻这么多旧年的衣衫出来做什么?”

“这不是快过年了嘛,我瞧着宋嫂和于娘子的衣衫少,你总爱给我做衣衫,好些个衣衫只穿了一两次就不穿了,放着也是白白霉了,想着翻出来赏给她们,自己穿也使得,给孩子们裁剪了穿也好。”

宋嫂笑道:“奶奶真是个善心的人,我和于娘子都不知说些什么好了,只能多上几柱香,求佛祖保佑奶奶一家心想事成,保佑奶奶健康如意”

杜氏笑道:“快别说这样的话,不过几件衣衫罢了,哪里就值得你这样了”。

诸人正说笑着,跟绣春等一起来的丫鬟映秀进来回话说表少爷回来了。杜氏忙让快进来。

没一会,就见杜石头披着石青色的哆罗呢大氅大步走了进来,杜氏见了侄儿高大英俊的样子心中欢喜,忙让上炕,杜石头脱了大氅,扫了身上的雪珠子,依着炕沿坐下笑道:“姑姑这一段可还好?心急想在年前赶回来,就怕办不完事情,好歹算是办完了,谁承想外面又飘了轻雪,还是姑姑的屋子暖和。”

杜氏拉着他的是手,看看他被雪打湿的头发,心疼的道:“我就说过了年再去就行,偏你就急的不行,这又是雪又是雨的,一会回去让小厮伺候你洗个澡,头发湿了爱头疼。”

贞娘回身跟绣春道:“让人熬点姜茶来,再告诉厨房晌午添几个菜,表少爷回来了,在使个人去学堂那边问问纯哥儿今儿出去可拿了手炉?他们学堂冷,先生又管的严,轻易不让动,一坐一上午,怕受了凉。”绣春答应了一声,赶忙出去告诉了。

石头看着贞娘,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欢喜,只是不知道说什么,憨憨的说:“我找到合适的房子了,按你说的,地方选在商铺多的山塘街上,是个不大的小酒楼,就两层,原也是开酒楼的,因老板家里出了事,着急返乡,想脱手,要价也不高,一千二百两银子,我把契约书也带回来了,你看看可不可心?”

贞娘接过来看了看,抿着嘴笑了:“成,你看着好就成,回头跟掌柜的商量商量,再招些人过去,跟着掌勺师傅的二师父估计也学的差不离了,过了年让他过去苏州那边,不过可能要让你跟着去那边忙上一阵了,石头哥哥,会不会耽误你的学业啊?”

杜石头一听贞娘叫他石头哥哥,就觉得脑袋发晕,浑身发紧,心里说不得苏苏麻麻的感觉,只觉得那声音甜糯的仿佛最好最醇厚的酒,芳香四溢,醉人心脾。

“没,没事的,不,不耽误。”声音越说越小,脸也跟着发红。杜氏一见侄儿这个样子,心中明白侄儿是通晓了人事,对女儿动了情思,笑的合不上嘴:“你这孩子,说话怎么还磕巴上了?”

一旁的宋嫂子和于娘子都是久经世故的人精了,如何看不出表少爷的这点心思,肚子里笑的发疼,面上也不敢露出来。

宋嫂子怕贞娘尴尬,忙岔开话题道:“说起来咱们真味楼可真是生意红火,上次我们当家的去吃面,愣是没有地方,等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坐了个位置,现今又在苏州城里开张了,也让苏州城的人长长眼,咱们虽是乡下地方,可也有那好吃、新奇的东西。”

于娘子也笑道:“可不是,我们家那小子最爱那香酥的生煎馒头,攒上几个钱就要去买上一碟子回来打牙祭,幸好真味楼的东西还算便宜,不然我们一家子一年这点进项可就都给您还回去了”

大家就都跟着笑了起来,杜氏也笑道:“不过是些小孩子的玩意儿,我闺女喜欢,我们家老爷顺着她,想着一个女孩家,将来嫁出去也要有点嫁妆,将来自己有些脂粉钱,手不紧就成,谁知道我这侄儿也惯着她,还帮她跑腿去了,这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饶是贞娘再久经世故也不免红了脸,杜石头虽然心里欢喜,也红了脸,不知说些什么才好,一屋子的人看着这红彤彤的小俩口都笑了起来。

正这时,一个人风似的冲了进来,带着门帘子都跟着飞了起来,众人大惊:“什么人?”定睛一看,却是杜大壮。

杜氏见哥哥脸色不好,吓了一跳,忙问:“你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不是说去了乡下找团练的人吗?怎么回来了?”

杜大壮难得一见的满脸惊慌,这惊慌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