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1/4页)

踩岷停�竿驴砗停�又�行┢7Γ�跏锨屏耍�Π才帕搜诀叽�昴镆恍腥バ№�换帷�

龙姨娘亲自带着贞娘去了客房,两人说了一会体己话,龙姨娘见贞娘容色疲惫,就让下人预备了洗澡水,让贞娘去去风尘,好好休息一会,自己去见了杜大壮和杜石头。

这边,贞娘等一走,刘念恩就放松下来,大眼睛咕噜噜转了转,跟姐姐小声道:“姐,瞧见了吗?她穿衣衫是月华缎啊!她头上戴那只点翠嵌珊瑚松石葫芦头花好漂亮,上面珊瑚是赤红色,成色真好!”那月华缎是上好绸缎,织布时夹了银线,布料在夜晚也能看见光华流动,华丽高贵,价钱也十分昂贵,每匹布要三十多两银子,这样布料只有富贵人家才穿得起,普通百姓只能看看罢了。

念慈白了她一眼,道:“眼皮子越发浅了,她是官家小姐,自然穿戴都是好,咱们不过是小门户,跟人家比什么?”

这刘氏家是山东文登县人,刘氏父亲是武林中人,年轻时在江湖上颇有名望,可家境平常。刘家就兄妹二人,刘氏自小也跟着父亲学过拳脚,后来跟了廖成峰,成了漕帮帮主夫人,家境才好了许多,刘氏兄长名叫刘志,因为妹妹缘故借着漕帮船做些小生意,可他天生不是个做生意料,赔多赚少,家境一般,好在刘氏时常接济,日子才算过得下去,刘志生意做不好,可在女人上却有些脂粉缘,家中有一妻二妾,二子四女,刘念慈和念恩都是嫡出,刘志觉着女儿在文登这么个小地方找不到什么好婆家,就跟妹妹死活磨着让妹子给两个女儿寻个好人家,刘氏就这么一个哥哥,自己儿子身体不好,对侄女侄儿自然看重些,就答应了哥哥,将两个侄女接了过来。

扬州城百年繁华,来往生意人居多,也不乏大富大贵人家,刘氏托了媒人细细寻,正在给两个侄女找婆家。可刘家姐妹毕竟出身寻常,就算有漕帮夫人侄女头衔也不过是江湖草莽之流,普通人家娶媳妇要是贤惠能干本分,漕帮毕竟是江湖人,人家不敢招惹,富贵人家挑媳妇要身份、家世,更轮不上她们,就是挑妾室,也是要那容貌美丽,知书达理,会些琴棋书画,刘家姐妹一样都沾不上,刘氏找了一年也没有找到合适人家,因此十分发愁。

刘氏看看两个侄女,再想想刚刚看见贞娘,心里暗暗叹息,年纪相仿,可容貌出身,行动举止差何止一星半点?看来还是要给两个侄女寻个好教养嬷嬷,好生教导一番才是。

贞娘沐浴后靠在榻上小憩了片刻,忍冬拿了干毛巾给她绞头发,一边道:“少奶奶可要吃些点心?瞧着您早上就没吃多少东西,可是胃口不好?”贞娘懒懒摆弄着手上冰玉镯子,点点头道:“不说还不觉得,一说还真觉得有些饿了,咱们是在人家做客,寻个丫鬟问问有没有,没有就让小厮出去买点回来!想吃点酸酸东西。”忍冬笑着答应出去了。

不一会,端着一盘子点心进来了:“这里刘太太倒是十分细心人,刚一开口,那丫鬟就笑着说早就预备了,只是不知道少奶奶这么快就沐浴完了,等着端上来给您尝尝呢,说是她们扬州最出名点心,还说她们奶奶正在预备晚上宴席,还请了戏班子来唱戏呢!”贞娘笑着点头,拿了一块蜂蜜酸枣糕吃了,果然胃口大开,又吃了两块才罢手。

晚上,廖成峰设宴招待杜大壮和杜石头,并请了帮中两个副帮主作陪,内宅中,刘氏也设了席面招待龙姨娘和贞娘,让念慈和念恩作陪,台上唱是余杭调名曲段《追鱼》。

刘氏出身武林,丈夫也是江湖中人,一些礼仪规矩都是这几年应酬些富商太太们才学会,好在龙姨娘和贞娘也不甚讲究这些,一边说笑一边看戏,倒也吃尽兴。念恩羡慕贞娘美丽,穿戴华丽,着意巴结:“嫂子,手镯子怎么是白色?瞧着人家带都是碧色才好啊?”贞娘微微一笑:“这是冰玉,越是颜色浅才越好!”身后伺候忍冬唇角勾了勾,眼波中就带了一丝轻蔑。

台上扮演张珍小生唱到:“碧波潭碧波荡漾,桂花黄疏影横窗,空对此一轮明月,怎奈百转愁肠。”

贞娘很认真看戏,念慈见她听得认真,就问:“嫂子很喜欢看戏?”

“哦,是北方人,有些听不懂,少不得仔细听听。”

“听说北方喜欢弋阳腔?”

“是,们北边一般都听弋阳腔,有时也听元曲,不过普通百姓一般听不懂元曲,都是鬼人们好听!”贞娘解释道:“也是跟着一个朋友听过一次,听不大懂。”

元曲是宫廷中乐曲,要用很多乐器伴奏,由歌伎演唱,唱得都是现今流行诗人所做诗词,一般百姓很少能听懂,她也是在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