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是!”贞娘微微一福,一滴泪滴地上,泅出一个冰凉冰凉的印子。

因为有了贞娘的加入,他们的行程又延后了两日,直到四月末才进了京城。

镇南候府坐落京城银杏胡同,胡同口有一棵百年老银杏,树身粗的要三个合抱才够。镇南候府邸原本是嘉炆朝吏部尚书索常恩的宅子,被昊玄帝赐给温绍卿做了宅邸,宅子建的颇为气派,称得上雕梁画栋、粉壁朱瓦。杜石头和温绍卿都骑着高头大马,引着贞娘的车子一直到院子里,上来四个健壮的仆妇,放了春凳,扶着贞娘下来,换乘一顶小轿,杜石头和温绍卿下了马,跟着走了进去,走了不过半柱香的时间,迎上来七八个丫鬟婆子小厮等,里面一叠声的催着:“快,大公子和老爷进来了,快,快去通禀”

不一会,四五个丫鬟就簇拥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夫迎了上来,一把抱住杜石头就哭了起来:“儿子,的儿子啊,娘可找到了”

贞娘知道这就是自己的正经婆婆黎氏了,小心的打量了一番,见黎氏跟杜石头确有几分相似,面容白皙,容长脸,细眉杏眼,姿容秀丽,身材窈窕,穿着一件丁香紫遍地金的褙子,盘了叠云髻,只插了一只海东青啄天鹅玉佩芙蓉暖玉金镶玉步摇,步摇上坠着三串粉色珍珠,每一颗珍珠都有米粒大小,虽然不大,却浑圆光润,映衬得黎氏高贵秀丽,风姿不俗。

黎氏拉着儿子哭了半晌,方拭了泪,上前给温绍卿见礼:“妾身见了儿子,竟忘了侯爷,失礼了!”温绍卿扶着她的手臂,温言细语道:“们母子久别重逢,这是之常情,有什么失礼的?别说是,就是第一次见了恒儿,也心情激荡了好久,不过,忘记也就罢了,可不该忘记咱们儿媳妇啊”

这夫妻俩言语温存,温绍卿待黎氏似乎十分宽厚,甚至有些令意外的亲昵,显见少年夫妻,虽然中途有些波折,甚至温绍卿有了许多女,这俩的感情也是十分厚重的。

这却是让贞娘有些意外了。

黎氏招手让贞娘过来,贞娘忙上前见礼,黎氏拉着她上上下下的打量一番,眼圈又红了起来:“好模样,好气质,一看就是个有教养的孩子,听说和的恒儿青梅竹马,爹当了官,依然不弃下嫁,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儿有福气啊”一边说一边又掉下泪来。

243第九十五章

杜石头初见母亲;眼圈也是红的,一见母亲落泪,忙手忙脚乱的拿了帕子给母亲擦:“娘,别哭了,该把眼睛哭坏了”

这一声“娘”似乎又触动了黎氏的心了,她拉着杜石头的手眼泪汪汪的道:“这声娘啊;娘快二十年没听到了;娘等的心都快干了;终于等到了,娘就是这会死了;也知足了;佛祖保佑啊;不仅得回了儿子,还有了媳妇和孙子,”

一个模样出众,装饰华丽的妇上前扶住黎氏道:“夫快别说这等话,没的惹的侯爷伤心不是?您与大公子失散多年都能重逢,这是佛祖保佑,可未尝不是您平日积德行善积下的功德,您这以后定是儿孙满堂、福寿双全的命呢,咱们还是进屋去吧,您就是再喜欢,也得顾着咱们家少奶奶可还怀着身子呢,这一路舟车劳顿的,好容易到家了您还让院子里站着不成?”

她这一番话即入情入理,又琳琅动听,还奉承了黎氏顾惜了贞娘,当真是八面玲珑。

后面的几个丫鬟婆子也赶着上前劝慰几句,黎氏笑道:“这小嘴啊,就跟个八哥似的,可是年岁大了,竟忘了,贞娘啊,来,跟娘进去。”一手拉着杜石头一手拉着贞娘转身进了花厅。

温绍卿摸摸鼻子笑笑,也跟着进了花厅。

花厅的摆设十分简单,墙壁刷的雪白,地上铺了打磨光滑的地砖,摆了两溜紫檀木交椅,上面都摆着大红色丝绒布坐垫。中间位置放了宽大的宝座,放了杏黄色湖绸并蒂芙蓉迎枕,显见黎氏常这里会见客。

侧面的多宝阁上摆了几件寿山石的小摆件,地上放了一个三尺高的紫玉花榖,里面插了几只盛放的玉兰花,枝干斜逸,花香盈盈。

贞娘看了那紫玉花榖一眼,轻轻一笑。

那紫玉花榖十分稀罕,一般是进上的,这侯府的花榖应该是宫中所赐,看来温绍卿对黎氏果然不错。

黎氏指着那个模样出众的妇道:“这位是苏姨娘,是咱们府上嘴最巧的一个,侯爷刚回来一身的风尘,伺候着侯爷去梳洗一番,让息竹带着大公子和少奶奶的丫鬟小厮们都去净语轩吧,好好安置了!”

那苏姨娘大喜,忙笑着上前给杜石头和贞娘见礼,之后伺候着温绍卿进了卧室。

杜石头和贞娘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