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李飞阳走到院中,立身站定,双脚与肩同宽,舒展双手,曼声长吟:“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随着口里吟唱,李飞阳身子缓缓而动,他此时演练的却是太极拳。

在李飞阳的前世,太极拳分为好多种,有杨氏太极、陈氏太极、吴氏太极、孙氏太极等,其中陈氏太极被陈沟人认为最早。

其实不然。

仔细考证之后,就会发现,最早论述太极拳法奥妙的人是王宗岳,王宗岳之后才有陈家沟的陈家拳,后来陈家拳也更名为太极拳,但是此太极拳,非王宗岳书中叙述的太极拳。

陈家拳练起来龙腾虎跃,虎虎生风,阳刚十足,实乃少林一门的拳法,不符合太极拳的经义。

只有后来的杨氏太极才是真正符合王宗岳的太极拳经中的论述。

武氏太极也和杨氏太极差不多,这两家太极拳与陈氏太极区别甚大。

而无论是杨露禅还是武禹襄,都认为太极拳源至于武当三丰道人,而不是河南陈沟,他们都武学大家,开派宗师,想来也不会信口开河。

到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成了太极拳是陈家人自创的拳法了。

李飞阳此时练习的是前世的武当太极,双手缓分,如抱圆球。转身开合,伸手抬腿,中正不偏。

他刚修成两门神功,此时此刻,自身内力翻滚如潮,举手抬足间,威力自显。

谢夫之在旁边看到院中的李飞阳,慢腾腾的如同老人行走,伸手抬腿,每一个动作都是缓慢无比,看着都为他着急。不由得问身边的老虎道:“老虎大哥,老大这是什么拳法?慢慢腾腾,能有什么用?别说打人了,就是锻炼的作用也达不到啊!”

老虎道:“我自小和飞阳在一起,也就小时候看到他练习过这门拳法,长大了就很少显露,他对这门拳法极为看重,曾说过万法归一,归于太极。这门拳法堪称是最符合我大汉国人文思想的一套拳法。

谢夫之问道:“这门拳法叫做什么名字?”

老虎道:“太极拳!”

谢夫之对李飞阳写的小说,非常沉迷,每次李飞阳投稿之前,都是把书稿给他阅读完后,再给其余几个人阅读,最后才邮寄给出版社。

对于李飞阳书中的太极拳的名字就极为好奇,上一次清风道人来访,李飞阳直接就说“太极拳”是臆造出来的拳法,但是今天竟然真的打出来一套太极拳!

谢夫之怪叫道:“真有太极拳啊!老大为什么不教我们这套拳法?这慢悠悠的拳法有什么资格起这么一个牛逼哄哄的名字?”

老虎道:“你懂得什么?这套拳法以静制动,后发先至,以柔克刚,乃是极为高深的拳法!老大之所以不教给你们,是怕你们贪多嚼不烂,也理解不了其中的拳意。你看看老道长的表情,你就知道这门拳法的不俗了。”

酒道人自从李飞阳开始演练太极拳,一双眼睛就没有眨过,听着李飞阳的慢慢述说,老道长的眼睛越来越亮,只觉得有一个极大的机缘就摆在自己面前,偏偏就是参详不透,急得他抓耳挠腮,心躁难宁。

最后实在忍耐不住,飞身来到李飞阳身前:“飞阳,我来试一试你这门拳法的威力!”

李飞阳此时全身心的沉浸到了太极拳之中,这套拳法他久不练习,今天打了出来,突然就多了许多感悟,慢慢的就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酒道人道到他身边说话出手,他根本不闻不问,难以知晓。

但是,酒道人对他出手,他本能的就会举手反击。

此时他浑身劲风鼓荡,隐隐形成圆形罡风。

酒道人出手之后,竟然打不到李飞阳的身体,一股无形气劲反击而出,把酒道人推了出去,他出手有多重,反击之力就有多大。

酒道人大奇,见猎心喜,揉身上前,再次出手,又被李飞阳反击而出。

等李飞阳回过神来时,就发现酒道人浑身冒汗,头顶白气升腾,看自己的目光如同看怪物一般。

他见李飞阳睁眼看他,嘶声问道:“只是什么拳法?”

李飞阳好奇的问道:“道长,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消耗了这么大体力?”

酒道人道:“你别管这个,你回答我,这是什么拳法?”

李飞阳道:“这是太极拳!”

酒道人声音沙哑道:“太极?好!好名字!也就只有这套拳法才能配得上这‘太极’二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