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几个壮年汉子闻言,跳下马车,从车上拿起大扫帚,找了一块地面开始打扫。然后从马车上搬运东西,依次在打扫好的地面上摆放。花了半个多时辰,东西已经在地面上摆放齐整。

为首的老汉道:“拿着煤球去附近引点火来,今天先生火,明天再干活!”

当下就有年轻后生用长腿铁钳子夹起来几块煤球向附近的居民家里走去。

有几个老太太经过这里,看了这里的摆设,就已经知道这几个汉子是干什么的了。

开口问道:“你们是打铁的师傅吗?”

为首老汉道:“老姐姐,我是打铁的,这几个年轻的都是我的徒弟。”

有个小脚老太太笑道:“还真凑巧儿,前两天我家里的菜刀坏了,正想着打一把呢,你们就来了。等着啊,我回家把那块废铁拿来,麻烦您给我打一把菜刀来。”

老汉道:“今天刚开始搭摊子,明天再开始动火,先拿来放这里就行。”

老太太笑道:“知道知道,我也不急,家里的刀虽然缺口了,但是还能凑合着用。”说着话,颤巍巍的迈着小脚和几个老姐妹远远去了。

此时的人们,一些的铁制器物用坏了,有些会持家的,因为贫穷的原因一向节俭的人家,还都是用废铁让铁匠回炉重铸,这样相比于直接买成品,确实要省了一部分花销。

几天后,整个唐城都传开了:十字街头来了一个打铁的,手艺精湛,价格公道,打造的东西比以往铁匠打造的要好的多!

一时间,但凡家里有点废铁的人家,都兜着铁块放到了铁匠铺子那里。来的更多的却是唐城市附近的乡下人家。

乡下人用的锄头、铁锹、镢头、镰刀、等干农活的工具磨损严重,每年都会添置一些。如今制式的农家工具还不太多,大多数都是依靠走街串巷的流动铁匠铺炉子来打造。

但是铁匠打铁,一般都是在一个地方待上十天半月后,就会“转战”他乡,绝不会在一个地方多呆。当然,偶尔有的大城市里面也会有固定的铁匠铺子,只是极为少见,一般还是以流动打铁的居多。

“大哥,咱们唐城来了几个铁匠,打造的东西非常不错,你需不需要打造一点东西?我看咱们这里还有一些精铁块子没法处理,要不咱们让他给咱打造一些小玩意儿?”李东生在院子里一边扒拉着碗里的面条,一边含含糊糊的对李飞阳说道。

“铁匠?”李飞阳放下碗筷,“手艺怎样?”

李东生一口吞掉剩下的面汤,抹了抹嘴唇,打了一个饱嗝,赞道:“王大哥的手艺不错,做的面条都这么好吃!”

他说的王大哥是黄锦户专门为李飞阳找的一个厨子,每到饭点,这个王大哥就会来到小院子里给李飞阳几人做上一顿饭,算是李飞阳的私人厨师,手艺还是不错的。

听李飞阳询问,李东生道:“都说这铁匠打造的东西比以前的铁匠要好的多,据说一个老太让老铁匠给她打造了一把菜刀,她回家第一次用那边菜刀切菜时竟然把案板给切断了!由此才让老太太给他宣扬开来。不过这都是传言,我也不知道真假,要不咱去看一下?”

“那就去看一下!”李飞阳也有点好奇。

这种烧着用打铁炉子露天打造铁器的场景,在李飞阳前世已经不多见了,就是在这个世界,李飞阳见过的次数也不多。都是些一般的铁匠,打造一些农家用具也还可以,真要是让他们打造刀剑什么的,他们顶多弄出几个打铁片子来,撑死弄出一个铡刀就是水平不错的了。听李东生这么一说,好像这个铁匠有点不一般,李飞阳就想见识一下。

他和谢夫之几人在前朝曹家祠堂地下的密室里面除了拿出来一些兵器之外,还拿出来一箱子铁块来。

这些铁块都是足球大小的正方体,清清亮亮,颜色发青,和一般的铁块有点不太一样。或许这些东西是当时放置宝藏之人留给后世之人的打造材料,特意精练的几箱子精铁。但是看成色,和精铁又有点不太一样。放在箱子里几百年,外面又没有包裹牛油什么的防锈剂,这些精铁竟然没有一点生锈的迹象,很不一般。

因为不知道这些“精铁”是什么材质,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一箱子“精铁”就这么被放在了一间闲房子里,无人问津。如今李东生说起了打铁之事,李飞阳方才想起了这一箱子“铁块”来。

到了铁匠摊子面前,李飞阳发现附近除了几个闲来无事的吸溜着清鼻涕的小孩子站在那里围观之外,也就只有三两个老头子蹲在那里和一个肤色黑黝黝的高大老头子闲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