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部分 (第1/4页)

不过,这只是现在古玩界普遍的看法,在咸丰年间的唐与昆的《制钱通考》上,有云:“……右康熙通宝钱一品,熙字仍作“熈”字。西源按:此品形质、铜色与前品丝毫不爽,唯熙字仍作“熈”字为异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右边的钱币虽作“熈”,但与前品形质、铜色丝毫不差,仅是熙字不同罢了,当然也是罗汉钱。由此判断,罗汉钱只钱文作“熙”字为一种钱的认识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其实,楚琛以前也没看到过“熈”字的罗汉钱,但刚才捡到的一枚康熙通宝,钱文、内廓和外缘铮亮、明润,宝光清澈,且毫光逼人,铜质之精可谓超群。另外,钱体亮如镜面,比起楚琛见过的一枚83年版的熊猫精制银币也并不逊色。

这样的康熙通宝,楚琛可以肯定有别于市面上看到的任何一种康熙通宝,正好他看到手中的两枚罗汉钱,才想起了《制钱通考》中的那段话。

见有生意做,那小贩当然不至于拒绝,再加上罗汉钱现在也要十几块钱一枚,而他手中的八枚罗汉钱他拿到手也不过两块钱而已,一下子能赚上百块,他哪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应该还有几枚,不过刚才都散了,只能慢慢找了……”小贩连忙把他的东西拿到一边,自己和楚琛一起快速的翻找起来。

两人的速度还算快,没一会就把剩下的几枚罗汉钱给找了出来,另外,楚琛又找了几枚康熙通宝,随后问道:“老板,这些一共多少钱?”

小贩笑容满面的说道:“那几枚康熙通宝就不算送您了,一共120,您看如何?”

这个价钱比较合理,而且想到自己也捡了漏,楚琛就一口答应了下来,并把钱付给了对方。

走出古玩市场,刘思哲就有些好奇的问道:“我说琛哥,你怎么突然想要买几枚罗汉钱?难道准备送给嫂子?”

听刘思哲这么问,旁边的段昆就觉得有些奇怪,问道:“这罗汉钱是什么钱?怎么还能当定情信物啊?”

刘思哲笑着把罗汉钱解释了一下,随后说道:“因为罗汉钱铜质精良、制作精美,又有很多神秘的传说,民间一直把它当作吉祥、幸福的象征,用它“压岁”,婚嫁“压箱”,男女相爱“信物”,所以从出现到现在,一直受到许多人的喜欢……”(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二章 罗汉钱(续)

段昆一脸不信的说道:“不就是一枚古代的铜钱嘛,还扯什么神秘传说?”

“去,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这罗汉钱的来历!”刘思哲笑咪咪的说道。

段昆撇了撇嘴:“铜钱嘛,不都是铸出来的,还能有什么来历啊?”

刘思哲嘿嘿一笑道:“这你就不懂了!你要知道,康熙年间,那时国家还没平定,国库比较空虚,那年,康熙派年羹尧西征平叛,在进军途中因军饷不足,无奈之下年羹尧向当地佛寺征借铜佛,熔化铸成“康熙通宝”钱。”

“并且,他还许下心愿,待班师回朝,定将全数铜钱收回,并加倍铸还金身。为了有个识别,将原“康熙通宝”的“熙”字去掉左边一竖。不料回京后,年羹尧被革职入狱,于是这批铜钱就留在了民间。”

“得了吧!”段昆嗤之以鼻道:“我历史可是学得不错,那年羹尧明明是被雍正革职入狱的,康熙在位的时候,他西征之后又不是没有回过京,如果真有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来不及还愿?”

“咦,你这小子还知道这事啊?”

刘思哲笑道:“那我再给你另外一个版本,也是康熙年间西征的时候,因为军饷不足,于是清兵把庙宇的金、铜罗汉,熔化以后铸成钱,所以才有“罗汉钱”之称,钱中含少量黄金。”

“这更是无稽之谈,既然国库空虚,怎么可能铸的钱还会放金子?这明显就是欺骗好糊弄的老百姓的嘛!”段昆哈哈大笑道。

刘思哲摇头失笑道:“你这家伙改行做生意。没想到头脑也改得灵活多了。”

段昆笑了笑:“我都二十一了好不好,怎么可能还像以前上学时那样傻西西的?得了。你还是说说这罗汉钱到底怎么来的吧!”

刘思哲说道:“其实,这罗汉钱是专为康熙皇帝六十寿辰而铸的“万寿钱”。康熙皇帝勤于国政。治国有方,康熙五十二年春三月,正值他六十寿辰,朝廷除隆重举行寿仪外,还特命宝泉局精铸一批小铜钱,称为“万寿钱”,以示纪念。”

段昆又问道:“既然是叫“万寿钱”,怎么又称它为罗汉钱了?说什么熔化罗汉什么的,那实在太不靠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