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 (第1/4页)

近代青铜器仿古作伪的地区最著名的有四个,其中苏市正是其中之一,苏市的伪器在铜料、皮色、锈斑、铭文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制作的熟坑青铜器最为出名,而整器皆伪者,就以周梅谷作得最精。

关于周梅谷造假之事,马国权的《近代印人传》所述甚详。梅谷以治印驰誉艺坛,造假印自是驾轻就熟。

说是:“擅仿古印,某岁在冷摊中得旧牙章,以宋人篆法,戏刻‘东坡居士’四字,会有岛国之行,时岛国人士适有纪念东坡诞辰之举,梅谷以此印示之,主其事者如获至宝,即以巨值购藏,并以影印于纪念集中云”。

后其又转而仿制青铜器,与黄桂伦、陶英甫、李汉亭、蒋宝善等通力合作,各献所长,大量仿制鼎、�А⒇铡Ⅵ ⒈D、盘、牺尊等各种古器,造型优美,古雅可爱。曾先后东游七次售其所制。吴启周、卢芹斋经营之‘吴卢公司’,争相罗致所作,远销欧美。

这样一位青铜器仿制水平高超的人,能够仿制出眼前这只以假乱真的作品,楚琛也不觉得奇怪。

不过假的就是假的,再怎么也不可能真得了,用异能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之后,楚琛又把这只青铜鼎仔仔细细,里里外外的观察了一番,又在纹饰上找到了一处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破绽。

找到了那处地方后,楚琛站起身来,长舒了一口气,就算以他的身体,长时间一直蹲着也觉得不太舒服。

关国康连忙问道:“小楚,东西怎么样?”

屋里的其他人,也都关心的看着楚琛。

“东西是真是假,我也不敢妄下结论,我就说说刚才我看到的一处地方吧!”

毕竟主人还在面前,楚琛可不愿意把结果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再说,万一自己把结果直说出来,对方却并不同意自己的判断,那也是件得罪人的事情。

“小楚,你直说好了!”杜生清神色有点忐忑的说道。

楚琛说道:“这只青铜鼎的器身纹饰共分三个层次,上层为突出的兽纹眼珠和扉棱,第二层为主纹饰,最底层为云雷纹,三层纹饰安排有序,极富立体感。鼎足饰有勾连雷纹……”

云雷纹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

钩连雷纹是雷纹中的一种,作斜的山字形线条,用斜线相钩连,一般山字形作粗线条,所填雷纹为细线条,也有山字形作虚线、雷纹作阴纹的。

杜生清皱着眉头说道:“这有什么问题吗?我觉得纹饰挺正常啊!”

楚琛指着鼎足说道:“问题就出现在鼎足处的勾连雷纹上。”

“啊!”关国康和杜生清闻言万分的惊讶,纷纷低下头又仔细观察起来。

过了片刻,杜生清就说道:“这勾连雷纹没问题啊,刻画的非常流畅有力,应该是位技艺高超的工匠制作而成的。”

关国康也皱了皱眉头,他的意见也和杜生清一样,不过楚琛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有依据的,于是就抬起头来,准备听听楚琛这么说的依据。

楚琛解释道:“您二位想必应该知道,勾连雷纹最早见于商代中期,盛行于商末周初。而且商代和周代的勾连雷纹有些还是有区别的,具体到这只青铜鼎上,我从文献上看到过,这种勾连雷纹应该是周初时期才有的,商代还没有发现过。”

听楚琛这么一说,关国康就皱着眉头回想起自己看过的书籍之中,是不是确实有楚琛说的信息,而杜生清的脸色却开始有些不好起来。

毕竟杜生清主要收藏的就是青铜器,几十年的研究,让他在这方面的造诣颇深,之前他因为觉得钩连雷纹商中期就有,因此自己对这只商晚期的青铜鼎有钩连雷纹也没觉得奇怪。

再加上这些钩连雷纹确实像是当时的工匠所作,而且和商代的钩连雷纹基本没什么差别,因此这方面他还真没太过注意。

但基本没什么差别,并不表示真的没有差别,现在回想起之前看过的书籍,杜生清心痛的发现,他还真没看到过哪本书籍之中,商代的钩连雷纹会是眼前这种表现。

或许有人会说,也许是之前并没有发现呢?

如果单单是它,或许像之前的铭文那样还不能够肯定下来,但再加上那不同于商晚期风格的铭文,那仿品的机率那就非常大了。

“不仔细啊!还是我不仔细啊!”杜生清非常沮丧的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看到父亲的表情,杜荔玉满脸愕然的问道:“爸,难道您收藏的这只青铜鼎真的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