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请了她几餐,她也怡然享之,不然,像平时,即使她们金钱悬殊,每在一起,林烨也是会请客的,尽管请客的次数不一样,请客的档次也有区别,这是友人相交之间的基本原则,不然,会成为一种依附,不平等的交往。所以,她们一直相处愉快,因为她们都是明白人。

第二十一章 滨海八月

经过两个多月的折腾,林烨终于帮陈子丹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写手,*皓,一个来滨海不是很久,她也只认识仅半年的青年作家。

林烨介绍*皓认识陈子丹时,陈子丹的眼有光一闪而过,*皓那不经意的惊奇等状态林烨微有查觉。陈子丹的确是一朵耀眼的红玫瑰,性感、风情,*皓会喜欢浓烈的红玫瑰?林烨有一股酸酸的醋意划过心田。在介绍*皓认识陈子丹之前,林烨与*皓已有了相当多的接触,虽然这种接触还不能叫风花雪月,只是某个画家在九洲城文化馆举行画展,他约林烨一起去参观,或者某个文友相约他们一起文学沙龙,又或者两人相约在一起,吃个饭,谈一些文雅的诗画。但是,林烨还是感受到了某种特殊东西在逼近,*皓那隐隐的潜藏的眼神,那里酝育着叫她颤粟的东西,尤其是当他看了她的文章后谈到她是一个为爱而生,为爱而写书的女人,那一抹眼底流泻的柔情让林烨怦然心动。林烨想她的女人的第六感不会出错。微微的醋意一掠而过,林烨很快转入正题,敦促这项生意的做成。

在林烨的搓合下,陈子丹与明*皓的合作当天愉快地成了协议。达成协议的林烨忘记了那曾经划过心底的一丝醋意,又快乐着与*皓在一起的时光。林烨与*皓有着许多的共同的话题,谈文学、谈哲理、谈人生。。。。。。。或许,在纸醉金迷的当代,找一个这样能够沟通得来的人并不易。那是爱情吗?林烨开始向着那让她颤泣又深不见底的方向猜想。林烨很久不敢往这方面猜想了,她想,或者这叫心有余悸?是的,她的内心还有阴影,还有徐杰的影子。我爱的男人根本是是水中月,是镜中花……林烨那段日子是看着她自已的欢笑变得飘渺,看着她的喜悦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的,从此,她的日子变得一片黑暗,她在黑暗中摸索行走;跌得头破血流。这段见不到光的日子;让林烨心悸到现在。心悸到现在的她认为与*皓这种情感若隐若现的相处恰好,不要再深入,深入灵魂深处。

*皓为了对陈子丹有更深的了解,除了列题纲进行系统正式的采访外,还会在日常生活经常与陈子丹在一起接触以增加了解,在这段时间*皓的吃饭也基本是陈子丹全包的。林烨是这两个人的中间人,又是两个人共同的朋友,她自然也经常和他们在一起。现在,林烨与他们单对单的二个人友谊成了三人游。陈子丹偶尔会很忙,但在不忙的时候,都会将林烨和*皓CALL出来相聚,*皓的任务就是写陈子丹,当然随叫随到,林烨的时间由自已控制,又喜欢和他们一起,所以,他们三个人几乎一有空就都在一起。陈子丹的那部红色开敞蓬宝马这时不再独骑,往往是一拖三。有时,她还将她公司的老板………张总叫出来,因为关于她写自传的计划,张总是大力支持的,还同意由公司出钱,张总也想身边人作为副总的陈子丹是个可以拿得出手有着金定招牌的,他自已反而做人低调,不愿出这样的风头。因此,写自传也成了陈子丹的一份任务。这段日子,风头一时无两并又将出更大风头的陈子丹真的即开心又惬意。“人生过得就像飞般快啊,日子如风、似水流年。”有时,从陈子丹口里也吐出这样诗情画意的字眼,这让*皓又有了更多创作的素材。从细节才能勾勒人物,这点林烨和*皓都知道,当陈子丹从写她的自传初稿中发现她随意讲的这些话成了书中写她文雅一面的经典之句时,惊叹*皓将她写得太相似了,作家不愧是作家,很有羡慕与崇拜之意。

第二十二章 滨海八月

用了四个多月,*皓拿出了陈子丹的十二万字自传初稿。*皓将陈子丹写成了一个不甘人后,离婚后赤手空拳闯特区,自已创业,白手起家,终于功成名就的漂亮的女强人。书中对于陈子丹初到滨海那段艰难经历更是写得惟妙惟肖,一个初闯特区的女子遇到艰难险阻顽强不屈的形象栩栩如生。*皓还写出了陈子丹没想到的,却让她额首赞同的一些思想。陈子丹大赞自传写得不错,又根据自已的所思所想提了一点细节上的意见。*皓很快根据她的意见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梳理。一篇十万字的自传书用了五个月终于定稿。

林烨看了文稿,觉得有抒情有故事文笔流畅吸引人,只是某些方面过于美化了陈子丹。比如,据她所了解与猜测的陈子丹与张总的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