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苏灿眨了眨眼睛,乖巧的撒娇道:“就知道老妈最好了。”

林安琴身上披着家庭围裙,满手洗洁精的泡沫,在苏灿的鼻子上蹭了一下,转身离开,说道:“等会儿啊,我把饭碗洗了,然后把鸡汤热一下,给你炒个肉菜。”

苏灿擦掉鼻端上白色的泡沫,举手做胜利的姿势,在林安琴的背后囔囔道:“老妈,再加两个土鸡蛋!要煎的,不要放葱。”

林安琴在厨房里没好气道:“真当你妈我是开饭店的啊?”

她虽然如此说着,但还是照着苏灿想要吃的,去菜柜子里找土鸡蛋。

苏成业放下报纸,取下老花眼镜,眉头皱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叹一口气。

然后打开胃药瓶子倒出两片胃药,端起大搪瓷杯子伴着胃药片仰头喝了下去,眯着眼睛仰躺在沙发上自语道:“这年头失业的那么多,想找份正经的工作怎么那么难啊?”

“老爸……”

苏灿坐过来和苏成业对面坐在一起,同时喝了一口搪瓷杯里的热茶,拿起折叠好的报纸扫了一眼,发现都是一些无用的消息。

要不然就是什么哪里又失业下岗了,现在国企都在裁员,万年不变的铁饭碗都变了,哪里还会招人?

再说他父亲苏成业也不是职工干部,也没有抱铁饭碗的资格。

电视机里的新闻联播正放着,苏成业看了一眼儿子,说道:“儿子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苏灿想了想,斟词酌句的说道:“老爸不如你辞职吧,干脆经商算了。”

“反正你那教师的职业也快到头了,县一中的财政出境很是令人担忧,我估摸着很快就会迎来一批辞退职教工大潮。”

“你与其在那个教师岗位上要死不活的喘息,还不如自己打拼一翻事业。”

“老爸,你还年轻不到四十,完全有精力去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这个词很是新颖,在这个年代并没有出现。

还是后世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提出的政策纲领。

所以苏灿一说出口,苏成业就敏锐的抓捕这个新颖的词汇,皱眉思考。

他也是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谁知道苏灿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下子就戳中了要害。

苏成业听完苏灿的话后顿时脸色一变,腾的站了起来,来回走动,目光也变的敏锐起来,转头对苏灿说道:“儿子,这话谁对你说的?”

苏灿眼睛直视着苏成业,澄净的眼瞳中波澜不惊。

轻呼一口气。

他平静的说:“没有谁告诉,这是我在课余时间找我同学的家长问的,他家里就在一中的财政部门就职,所以很清楚。”

苏灿在这里小小了撒了个谎,反正也没谁知道,也不可能戳破。

再加上前世的职场上尔虞我诈锻炼出来的一身本事,所以他撒起谎来也是脸不红心不跳。

要是连这点忽悠的本事都没有,苏灿早就在职场上折戟沉沙了。

苏成业慢慢的坐下来,仰躺在沙发上,右手摩娑着搪瓷杯的表面,说道:“嗯,你继续说。”

既然苏成业问起来了,苏灿也不推诿,直言不讳道:“现在国家处在改革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不能一成不变,一味的固守老本,而是要向前看,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终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国内物质水平虽然还很平困,经济发展程度还很低,但前景不错,市场雏形也才形成,没有被完全刮分,所以有利可图。”

苏灿说的没错,这个时代遍地是黄金,满地都在捡钱,只要下海经商,胆子够大,就能赚到钱。

他将未来与过去的大事件结合起来,过去与未来两条线被紧攥在手里,勾勒在胸壑之中。

苏灿的野心使得他,绝不止于安安稳稳的做一个普通的平头小百姓。

既然回到到这个灿烂的年代,就要轰轰烈烈的活一回!

他脑海中浮现许多信息,一条条被整理出来,有条不紊的的交叉在一起,然后组成有用的信息。

苏灿知道这个国家正在行进大刀阔斧的改革,1998年是一次新生。

处于千禧年的新世纪和世纪末的交叉点,这是一场辉煌的盛世,互联网等等浪潮迭失,注定会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又有无数的弄潮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随着1998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潮在前进中寻找商机。

后来的人们认为1998年对于中国而言,是名副其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