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 (第1/4页)

淑会喜欢她。

她这不免有些以己度人,程可淑对于苏灿一家的情况,在高中时代也不过是停留在家里开了一个麻辣火锅店的印象,父母都是老师,平时确实有些钱,但不会乱花,没想到仅仅是两年多的时间,苏灿一家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改革开放一般迅捷。

但是她却一致保持着平和的态度,不会因为苏灿家里发达而内心有波澜,也不会因为苏灿家条件不好而心有怨言,或许有人说当你进入了社会以后,被社会打磨光滑了棱角,人情冷暖,在爱情和面包之间会选择哪一个,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而程可淑却不会选择后者,因为她是那种宁愿坐在单车后座上微笑,也不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的女孩。

何桢很快就叫到了两辆车,苏灿一行人哗啦啦的坐上了车子,男女分开混坐,潘大爷倒是想钻进女生坐车内和重小烟坐在一起,但被苏灿安排坐在了副驾驶内。

“去哪嘞?”操着星城本地口音的司机询问。

“开福区的潮宗街,几个小时能到达?”苏灿问了一句。

“不堵车的话半个小时吧,堵车那就说不定了。”司机估摸着时间回答。

苏灿点点头,叫司机可以开车了,闭上眼仰躺着脑袋终于休息一下,程可淑在他身边,侧了侧身子,让苏灿把脑袋靠在她的肩膀上,那淡淡的幽兰体香顺着他的鼻端钻进来,令人陶醉,程可淑静默没有说话,而她右边的湛清儿也没敢说话打扰苏灿,所以一时间车内气氛很沉默。(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二章 心之所向

潮宗街。

苏灿一行人下了车,要了司机的电话号码,到时候回去的联系,还未进潮宗街,大家心情都欢快起来了,有种高三岁月里每次考试出成绩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成绩既忐忑有兴奋的样子。

“以潮宗街为轴线,南有连长街、三贵街、梓园、九如里,北有寿星街、高长巷,嗯……主要景点有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潮宗基督教堂、民国旅社戏楼以及大量民清古建筑遗址等。”重小烟牵着程可淑的手,两女在一块有历史沧桑感的石碑下停留,旁边有介绍的内容。

“规模还挺大的。”卢颖跑过去看了一眼。

“进去吧。”

苏灿一行人跟着大部队进了潮宗街。

在潮宗街行走,时光好像从脚底慢了下来,恍惚置换了时空,穿越到了清末民国年间。

街道是麻石铺成的,纹路都带着岁月沧桑的痕迹,两边植布了大量的香樟,枝繁叶茂和那些古老的建筑物连成一片。

法国梧桐枝叶搭连,这个季节正是叶子枯黄的时候,落在地上铺成一片,有种香榭水岸花都的味道。

随着苏灿他们的进入,潮宗街如同一幅画卷,就这么缓缓地在眼前铺展,精彩迭失。

有老星城人说,潮宗街适合做梦,适合发生一些缠缠绵绵的故事。借梧桐树叶剪碎的阳光,苏灿跳目极尽远望,看到一家百年米店铺下,有一位耄耋老人在柳木靠背椅上坐下,一段段尘封的故事从他没有牙齿的嘴皮子里吐出来,或许说累了,眯着眼睛大起盹来,围观的游客们静静的听着,没有丝毫想要打扰的意思。

颇有李白诗中醒时同***醉后各分散的意韵。

潮宗街的大教堂,充满着哥特式宗教建筑风格,仿造了圣彼得堡建筑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一连串的尖拱窗驮着陡峭的屋顶,整座教堂显得清奇冷峻,充满力量。

游人络绎不绝,来观看的,来缅怀的,来拍照的,很多人从这里而来,又从这里而去。

苏灿和程可淑两人去了大韩民国金九临时旧址,那里弥漫着一个旧时的梦,而黄胤宇等人则去大教堂里面,重小烟和韩雨寒两人去了小巷子,在那摆摊的那拍照留了个纪念。

“这个姑娘靠近点,再靠过来点。”

“男的看这边!手搂住姑娘的肩膀,对对,瞧好了哈,露出微笑,茄子!”留着长发有些疏狂艺术家形象的摄影师微弓着身给两人拍照。

拍照的这个过程里韩雨寒面带微笑,白净的脸庞下露出和煦的笑容,戴着眼镜显得书生意气。重小烟很有烟雨江南气质,温婉却不柔弱,贝齿微张,俏目扫了一下他,显然因为韩雨寒的手已经从后面搂着她的肩膀了,微微蹙眉有些不适应,很快就舒展开来。

或者说从一开始韩雨寒在重小烟心里面的印象就很好,所以并不排斥他的这种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