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 (第1/4页)

“给我来一份热的咖啡,不加糖,谢谢。”

“好的,稍等一下。”那店员又睁开了眼睛,搭耸着脑袋开始做起生意来,毕竟这里是顾客至上,更可况轮到他值夜班,也要应付突发的事情,毕竟晚上也有很多不睡觉专门惹麻烦难缠的客人上门,很不幸苏灿就是这样难缠的客人。

苏灿从背包里拿出手机,手机已经停电关机了,现在这个时代可还没有充电宝,在长途旅行中,一般都会预备一块备用电池来预防突发事情的发生。

不过他有些更好的办法,直接拿出充电器,把麦当劳当做自己家一样找了一个电插座开始充电。

冒着热气的咖啡端过来,那店员此时也没有了睡意,反正闲着没事,瞅了几眼发现苏灿的行头像是长途旅行过来的,像是那种一个人走南走北的旅客,但仔细看几眼,他面貌稚嫩,唇红齿白,一副乖乖男生的模样,很让他好奇,于是也就过来和他聊天。

通常陌生人的聊天正常人都会警惕,但苏灿面对这个人很放心,一个搭耸着脑袋衰仔模样的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不怀好意的坏人。

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在这漫长的时间内一个人等待无疑是难熬的,而有一个能够说话解闷的人,那自然是非常好的。

更可况苏灿初来乍到,对这里都不熟悉,正好需要一个向导来了解这里。

这个店员很明显是话唠,喋喋不休,一副掏心掏肺的样子全部说给苏灿听了,他听完以后对这里有一个大致的想法,这里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或者说像海尔拉这种中心城市也只是勉强达到三四线城市的样子,经济不发达,而且这里汉藏混居,少数民族在这儿比汉族人生活的要好,在大街上看到有穿着异域风格的汉子持刀上街也不要惊讶,连警察都不会管的,这里是他们的习俗。还有一个就是这里也并非跟外界汉人们想象的那样,每个人都是起马上学的,包括少数民族在内,他们都是是坐公交车上学,毕竟国家政策汉化还是不错的。

店员和苏灿聊到天亮以后,来麦当劳的食客越来越多,他也就顾不上再和苏灿说话了,不断有人过来买东西,等到他忙完以后在来看苏灿的时候,他已经悄然离去了。

六点半,苏灿在一家面馆解决早餐,不过有些吃不惯,应付肚子是没事的,然后他给父母发了信息过去报平安,又给程可淑发了信息,给刘磊和李芸说平安抵达,最后才打电话给赵顺。

程可淑回短信很快,就一个字,“好。”

不过又回了一条,“中午打电话给你。”

苏灿知道,这个点程可淑应该起来在操场上跑步晨练,能够抽空回一个好字都是非常意外的事情。

第七百三十三章 从此,不复再有阳光

街道上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雾中,商业区的霓虹线条拼凑在一起,坚硬的天际线隐没在晨光里,高楼大厦的斜上方,隐隐约约的红光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

宝龙广场越来越多的人群集聚,渐渐的有黄金商业中心的迹象,车流和人流交汇,在那红绿灯斑马线里井然有序,红灯时分车辆挺稳在斑马线前面,人群簇拥着过斑马线像大片大片黑色的云朵。

抬眼望,远处是纵横交错的高架桥,车辆频繁的流动。

这个时间正是这座城市最繁忙的时候,城市里居住的人们井然有序,上班的上班,读书的读书,奔往各地的开始启程。余秋雨说过,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热闹的镜头,一座高贵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天上有几抹孤独的云霞。

当然苏灿现在是看不到云彩,他正瞅着地图,准备去赵顺他们学校呢。

很可惜的是苏灿研究了半天也没有搞懂这路线到底该如何走,地图上有太多地名看不懂,那些文字特别拗口,最后没有办法还是只能催赵顺过来了。

赵顺那边很爽快,听到苏灿来了,精神振奋,当即连早课也不上了,直接翘课来宝龙广场接他。

早晨的空气很冷,海尔拉这边确实能够冻得死人,南方人不适合在这边生活。

苏灿站在公交车站下不断搓了搓手,来回的走动暖和身子,吐出一口热气凝聚不散,这可不是什么玄幻里的内家真气,而是空气中的温度过于低了把热气都给冻结了,光是内蒙这边都这么冷,要是黑龙江或者俄罗斯那该是怎么样一副寒天冻地的景象啊?当然这个问题没人去回答他,而苏灿也不可能真傻到跑到俄罗斯去体验一般身临其境的感受。

赵顺在苏灿通电话以后半个小时内就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