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 (第1/4页)

河实业还有点钱,足以承担这方面的费用。冉题的关键是做这个”能耗绝对是个大问题。一旦建成,必将是个吃电大户。而且这种能够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直接转化成干冰的工厂,势必要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才行。我估计每个城市真少要建一座。像燕京这样的城市,我估摸着至少也得几十座才行。”

“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座?。总理追问道。

“你想呀,如果我的研究一旦成功。工厂建设起来,当机器开始运转的时候,肯定需要大量的空气。如果只建设一家工厂的话,你能够想象每天数千吨甚至数万吨的空气。往一个吸气口内流动的场景吗?到时候。就不是刮大风的问题了,十有**是飓风,十二级的大台风刘士卿耸了耸肩。

“也就是说如果要做这项研究。就需要电,需要大量的场地还需要很多的钱?是吧?”总理归纳道。

“这三项,大概要到实际应用阶段才用得到。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我连一成的把握都没有刘士卿叫苦道。

他叫苦,多半是为了博取同情。装装刚。一旦干冰厂建设起来。刘士卿也不会太吃亏。毕竟平,些汇瓦一种很有用的工业原料,除了现在人们开发出来的用途之外,刘士卿还有办法把干冰变成一座金光闪闪的金矿。到时候,赚的钱就海了去了。

“这事,我得想想。这样吧。小刘同志,你先在这里坐一会儿,我跟一号首长打个电话,看看是否有必要召开一次政治局常委会议,大家集体讨论一下。”兹事体大,总理一个人还真的不敢下决心。华夏是一个实质上的总统制国家,最大的权力掌握在一号首长手中,他只是政府首脑,不是国家元首,很多事情,他都没有最终的决定权。

总理到里间打了一个电话,很快,他就出来了,“走小刘同志,跟我一块儿开会去。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除了中央政治局的几个常委外,还包括在京的政治局委员,总共凑在一个”连二十个人都没有。他们就是全华夏。政治权力最大的一群人。

一号首长端坐在中央,刘士卿坐在了一号首长的左手边,等到人到齐后,一号首长说道:“今天把同志们召集到一起,是为了商量一件事情。今年的七月份,在莫斯科。新一届的世界气候大会就要召开了。可以预见的是在这次大会上,我们必将像以前几次世界气候大会一样。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诘难。我们国家有着非常迫切的经济发展任务。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国家的国力要增强。我们国家对环保一项是重视的,但是环保问题不能够成为拖累国家富强的包袱,如果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谈环保也没有什么意义。”

在座各位政治局委员、常委都点了点头,在这一点上,大家有很一致的共识。问题在于,美国人可不会管你有几个华夏人穿不暖,吃不饱。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遏制华夏的经济发展,拖慢华夏崛起的步伐,更好的在全世界范围内维持他们的霸权。不但美国人这么想,其他发达国家也都是这个想法,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就是他们自认为很有效的一个武器,而在现阶段的成效来看。他们还是很成功的,这个武器确实发挥了很大的遏制华夏的作用。

华夏如今处在改革开放的阶段。一直在努力的融入到全球市场当中。华夏虽然是个大国,但是在全球的市场经济中,却是个弱国,根本就不占有主导地位。全球市场的操纵权,更多的是掌握在美国、日本、欧洲、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手中。很多时候,华夏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我们的难处,我们都很清楚。国际上是个什么现实,我们也都不糊涂。我们肯定是不能置身在世界气候大变化的圈子外的,尽管前往世界气候大会,我们必将受到诘难,但是我们也必须派人过去参加,只有置身其中,我们才不会被排斥在这个圈子外面,才可以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的声音,表达我们的看法。唯有如此,争取一个对我们有利的框架协议出来。”

一号首长简单的讲述了一下参加世界气候大会的必要性,随后话锋一转,“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要在不利于我们的大背景下,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寻求各种各样有利于我们的方式和方法。坐在我旁边的小刘同志,大家应该都认识,是咱们中央政治局的首席科技顾问,银河实业的董事长小小年纪,就搞出了好几项发明,每项发明都是领先世界或者世界领先的水平。

我们的总理,今天把小刘同志请了来,像看看我们的首席科技顾问在这个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小刘同志说他有一个办法,可以把大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提纯出来。然后将之压缩成丰冰进行保存。我把大家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