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 (第1/4页)

了。

齐鸿儒亲自点将,挑选了几个得力干将,带上生物制剂的样品,又拉着银河海洋的总经理贝诗晨,一起赶赴燕京,向大老板刘士卿求援来了。

孟娇恩生日那天,刘士卿算是休息了半天时间,之后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齐鸿儒他们来的不是时候,网好赶上“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到了一个难点的攻关阶段,刘士卿虽然知道所有的工艺。但是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要把它全部变现,有的时候,很难很难。这时候,没有什么多余的理由可讲。只能硬着头皮上,想方设法的解决,否则的话,整个科研工程就得完蛋。

刘士卿做为科研工程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此时也进入了最繁忙的一段时间,每天的睡眠时间不断的缩短,即便是这样,有的时候,网睡着,科研组或者工程组就会打电话过来。向刘士卿求助。

齐鸿儒他们过来后,刘士卿根本就没有时间见他们,就让郭倩蓉和杨诺婷代表自己,去和齐鸿儒他们谈谈,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来意。

齐鸿儒当然知道郭倩蓉、杨诺婷是谁了,他们曾经见过不止一次面了。在很多程度上,郭倩蓉和杨诺婷都可以代表刘士卿,现在两个人一起出现,就表明刘士卿对齐鸿儒他们。还是非常毒视的,要不然只需要让郭倩蓉、杨诺婷当中的一个人过来就行了。

贝诗晨、齐鸿儒两个人,把银河海洋准备进行实质性治理实验的打算,告诉了郭倩蓉和杨诺婷。并把银河海洋过年以来到现在的原始实验记录全都拿了出来,让郭倩蓉、杨诺婷看。

两女知道兹事体大,不敢有丝毫的马虎。非常仔细认真的查看实验记录,又听取了银河海洋两个负责人做出的详细的汇报。和丁崇祥一样。郭倩蓉和杨诺婷也都犹豫了,她们也不敢批准银河海洋进行实质性的治理实验。

如果银河海洋的生物制剂,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应用范围严格限定在银河海洋的厂区内。不管生物制剂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多少还是能够控制的,大不了架口大锅,把银河海洋的所有海水全部烧干,把海水里面的所有生物制剂全部烧死,或者往里面丢石灰,也可以消灭掉生物制剂中蕴含的微生物。可是一旦在真正的海洋中形成了严重的后果。想消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齐鸿儒一见连郭倩蓉、杨诺婷这两个大老板的身边人都有不同意的趋势,顿时跳了起来,叫嚷着一定要见到刘士卿。两女无奈,只好先安抚住老头儿,然后把这件事告知了刘士卿。

说实话,刘士卿也有些犹豫。齐鸿儒率领的课题组研究出来的生物制剂,是一种脱离了历史轨道的产品,是他利用信号接收器,在未来世界搜索不到的东西。这种生物制剂有效性是肯定的,但是是否有副作用,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没有人能够告诉刘士卿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刘士卿这会儿算是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他只是只要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都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或是造福于全社会。或者给海洋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刘士卿也只好暂时先把“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的事情放到一边,紧锁眉头,像只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屋子里面转起圈来。

过了好半天,刘士卿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把责任往外推。海洋治理,归根结底不是银河实业的事情,而是国家应该出面解决的问题,那就不如让当政者来下这个决定。

刘士卿亲自给毕泉水打电话,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了这位国务院办公厅的秘书长。中央首长早就知道刘士卿再搞这个项日,毕泉水也没有直接下结论,只是让刘士卿把贝诗晨、齐鸿儒派过来,务必把相关的实验记录等物品带上。

刘士卿把毕泉水的安排,告诉了齐鸿儒。齐鸿儒一听有可能见到总理,当然是非常高兴,他也顾不上去跟刘士卿争取出海,进行实质性治理试验了,直接带着所有的资料,就去到约定的地点去见毕泉水。

不过让齐鸿儒失望的是总理没有见他,毕泉水甚至都没有把这件事汇报给总理。而是直接安排了国家海洋局的相关负责人,和银河海洋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既然这是海洋的问题,就应该在国家海洋局的范畴内解决。

国家海洋局对银河海洋的科研成果,极为审慎,他们到是不会蠢的去怀疑银河海洋是否真的有能力搞出来这样一种产品。银年实业已经有了很多个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产品。再多出来一个,也不奇怪。

国家海洋局的担心和丁崇祥等人的担心也是一样的,就是不能肯定银河海洋搞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