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部分 (第1/4页)

耄��愣喾⒓父鲅�隆!�

“首长,这可是你说的,将来可别舍不得。”刘士卿笑道。

姬咏霜哈哈一笑,“这有什么舍得不舍得,有贡献就要奖嘛。要不是知道你是个亿万富翁,中央军委本来还打算给你一点物质奖励。不过一想你一年赚的那些钱,这物质奖励就算了,还是让我们留着,给战士们多买两件防弹背心吧。不过小刘同志也不要灰心。一号首长说了,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不能只给你精神奖励还有一枚纯金质地的勋章,这样的话,这个特别贡献勋章也太廉价了一点了。”

刘士卿眼睛一转,“首长,我不缺钱。也不需要什么物质奖励。不过呢,首长们盛情难却,我要是什么都不要,似乎也不太好。这样吧。我希望首长能够答应我一件事。”

姬咏霜笑道:“你说,只要是我能够办到的,一定答应。”

刘士卿说道:“请首长允许我们银河实业涉足军工领域,给我们银河实业发许可证。”

“你想搞军工?”姬咏霜皱了一下眉头,“难道小刘同志又有什么好点子了?不妨说说。”

刘士卿摇了摇头,“首长,我这会儿那里有什么好点子,只不过是为了现实着想罢了。你也知道蜘妹丝和钻石液都是我们搞出来的东西,但是刚才演练场上出现的各种军用装备,却没有一样东西是我们生产的。我们银河实业承担的只是一个底层的供货商罢了,谁都知道最底层的供货商,通常都是不赚钱的,我希望能够走过整个产业链,直接向军方提供军工装备,像军用降落伞、防弹装甲车等等,我们可以直接做。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军方采购的时候,相对的话,也可以节省成本。你说呢?”

姬咏霜沉吟了片刻,“嗯,原则上。我同意银河实业涉足军工领域。不过呢,具体怎么做,还需要研究一下。小刘同志,请你多点耐心。回头等总装备部的同志研究之后。再给你明确的答复。”

刘士卿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强求什么。他又和姬咏霜、常万水等人围坐在一起,谈了半天话,这才告辞。回到燕京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刘士卿他们找了一家饭馆,在一起喝庆功酒。能够得到中央军委颁发的特等贡献勋章,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老刘家,郭家。还没有一个人,得到过这么高的荣誉。此时的刘士卿,可以说是站在了整个华夏的巅峰,不但获得了中央政治局、国务院的认同,也得到了军方的认同,以后他做起事情来。遇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费玉娇看着她的那枚一级贡献勋章,频频的喝酒。她现在是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一个。和她骨肉相连的人,能够和她分享这个好消息。此时,唯有借酒浇愁了。

第613章一天十二门

求票!

六月无论是对刘士卿来讲。还是对其他参与“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的人来讲,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月,没有一个人敢有任何的松懈情绪。为了抢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该项工程,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刘士卿的每日休息时间也缩短到了只有四个小时左右,其余的时间。要么进行理论推算,资料整理,要么就感到华夏科学院,对正在一间库房中,进行设备组装调试的诸位科研工作者呆在一起。

从刘士卿向总理提出进行“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到现在,也仅仅是两个,多月的时间,可是光银河实业就往里面投入了超过两亿华夏币的资金,华夏科学院也往里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连一个,好的结果都出不来,不但刘士卿和华夏科学院要承担巨大的损失。在即将召开的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上,华夏政府代表团也将承担巨大的压力。

“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是这是建立在比较先进的生产力条件下的,在现有阶段,很多方面都是没有办法和几十年后相提并论的。其中很多技术细节问题,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够得到解决。这也是该项目目前仅仅局限在实验室阶段,就花费了如此多资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能够赶在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前,实现设备的成功开机运转,刘士卿特意跟杨诺婷交代,不是非他处理不可的事情,就不耍跟他说。暂时由郭倩蓉和她代为处理,等到他晚上睡觉之前,跟他说一声就行了。

这天,刘士卿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燕京大学的专家楼,此时已经是夜里两点多了。

“哎呀,刘士卿,你可总算是回来了。”刘士卿他们刚刚进了专家楼,就从门卫室里面走出一个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