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部分 (第1/4页)

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全部叠加在一起,其对华夏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都是没有办法跟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相比的,这可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计划有目的的,在海洋深处修建定居点的行动。其意义不下于几十年前,美国人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能够在这样一个工程的开工仪式上,做工程介绍人,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面子的事情。

郭仕达为了做好这次的演讲,事先做了大量的功课,他要非常圆满的完成侄孙女婿交给他的这件任务,要让后人一提到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多少都要提他两句。

郭仕达站在演讲桌后面,强行按捺着自己略有些激动的心,“各位来宾,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大概为三亿六千一百七十四万平方公里,如果这其中能够有百分之一能够被我们人类开发利用,那就相当于我们人类多了三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活动空间,这个面积比我们华夏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还要多不少……”

郭仕达演讲的时候,刘士卿也没有闲着,国务院副总理单良坤就坐在他身边,单良坤手中拿着一份文件,是刘士卿整理出来的关于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说明,这个说明要比郭仕达的演讲详细多了。

这份文件是总理主动索要的,之后,毕泉水将总理的这个要求转告给了刘士卿。文件出炉之后,刘士卿将这个文件交给了毕泉水,之后很快,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国内的省部级领导几乎是人手一份,这些主导国内政坛的高官们,都被这份文件所吸引,特别是沿海的省市,都希望第一个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成功之后,能够在其所辖海域,也造那么一两个水下都市。

单良坤得到这份说明文件后,前前后后翻阅了四五遍,纸张上面被他用铅笔做出了不少的记号,也有很多是他看不懂,或者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今天好不容易逮住刘士卿,单良坤焉有不好好请教一番的道理。

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施工方以及产权所有人是以银河实业为首的多家企业,但是其本身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决定了它是一个没有国家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国家工程。为了保证整个工程能够顺利的完工,中间不出现什么意外,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一个办公室,负责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进行监管。

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已经把这个办公室的主任职务,划拨到了单良坤的头上,他要是什么都马马虎虎的,将来要是有一天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出问题了,他这个副总理可不好向全国人民交代。

单良坤拉着刘士卿,小声的向刘士卿请教着,跟他们坐在一桌的,还有多名国务院各部委的高官,在刘士卿向单良坤进行讲解的时候,都纷纷的竖起了耳朵聆听着。

感谢“毅东、调皮的西瓜、我是天上一片云”的打赏,谢谢V

第945章你自己就是龙王爷呀

与会的代表都没有单良坤这么好的待遇,可以由刘士卿亲自为他们释疑,他们能够获得有关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信息的途径,还是得从郭仕达的演讲中获得。

郭仕达毕竟不是专业搞建筑的,他的演讲总体来讲,比较浅显,一涉及到极为专业的领域,或是限于个人专业的原因,或是出于技术保密的需要,讲的就比较含糊。不过也正是因为浅显,几乎所有与会的代表,不管是否理工科出身,都可以听懂郭仕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随着郭仕达演讲趋近结束,与会的多位贵宾,特别是以前对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外国客人,全都有了一个相对比较直观的了解。他们很快就认识到了一点,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在科研、旅游等方面的现实意义不用说了,其在抢占海洋资源方面的价值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如果能够在公海之中兴建水下都市,那么就可以以水下都市为据点,向周边海域开拓海洋深处丰富的资源。这方面的意义甚至超过了水下都市所表现出来的价值。

当然,公海不比领海,《联合国海洋公约》已经将公海中的海洋资源定义为全人类共有,任何国家或者组织都不能够将公海中的资源,特别是海底的资源据为己有。不过不管《联合国海洋公约》如何界定,公海中所富含的各种资源,早晚有一天都是要开发的,如果抢先兴建水下都市,无疑就可以在这个方面谋取一定的主动权。

还有一点,公海一般情况下,海水的深度都要远远的超过各国的内海、领海,在公海兴建水下都市,其技术难度是在内海、领海兴建水下都市的数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在人类第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