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 (第1/4页)

不知足地想要把最佳导演也拿到手,恐怕连神灵也看不下去她的贪婪了吧?

而且她相信这个最佳导演她总有一天会拿到手。虽然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来运作,但在她的计算中,她绝对会刷新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年龄记录。

如果有人知道她心里早就计划好了一切,只怕不是笑话她的大言不惭,就是震惊于她的算无遗策。但是此时的她,更多的还是一个失败者,一个需要好好安慰的小女孩。

莱拉和罗伊的互动被摄影机逮了正着,也再次让看到这一幕的人被强塞了一嘴狗粮。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他们之间的感情,认为他们之间的爱是最真挚的。

送给最佳导演得主的掌声和其他人相比并不是算热烈,主要是这个人本身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

他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在1962年,罗曼波兰斯基第一次拍摄的长篇电影《水中刀》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从那之后,他开始转战许多地方,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奖项。

但在1977年,他因为和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发生了不可描述的关系,犯下骚扰女童罪。不知道是不是和他的妻子被邪教杀害,让他的心理产生了某种变异,总之他犯下的罪名让他不能踏上美国的土地,只要一进入美国他就会被逮捕。而且当初他也是在判决前逃离的美国

因此,当哈里森福特宣布了他获得了最佳导演的奖项后,他没法亲自前来领奖。

就是这样一个人得到了莱拉梦寐以求的奖杯,让莱拉望向奖台的眼神有些复杂。

她知道在后世罗曼一直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甚至有人给他的那段经拍了一段纪录片。很多人认为他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不应该因为一件事就埋没了他的才能。

可对于莱拉来说,一个人犯了错难道不应该得到教训吗?而且还是对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女童做出了那种不可描述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反正是觉得这个人的人品很有问题。

然而电影就是这样,哪怕导演人品差到极点,依然可以靠他的才华拍摄出让别人惊叹的作品。

眼看奥斯卡的颁奖到达了最后一项最佳影片。

这是对整部影片的综合评价,不是一两个人产生的化学作用就能拿到这个奖的。奥斯卡的每一项奖项的竞争都是惊人,看看那些候选电影吧,哪一部都有着“冠军相”,最后无论哪一部得奖,都不出一部分人的预料。

莱拉看着颁奖嘉宾走上台,听着他将几部候选电影的名字念出来,看着大屏幕上根据他所说的名字所播放出来的电影片段。这个时候她只觉得脑里的声音越来越淡,就好像她的灵魂已经远离了会场似的。

在上一辈子,《芝加哥》确实拿到了最后的最佳影片。只不过在后来的评论里却被称为奥斯卡史上“最差的最佳”。

这是一个带着耻辱性的评价。莱拉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也会被套上同样的名字,如果是的话,她宁愿不去争那个奖……

好吧,会这样想的话也就不是她了。类似的念头在她脑子里转了一圈就被远远抛开。

开玩笑!一个当年为了收视率不管多雷的剧情都能拍出来的人,还会在乎那些吗?只要该拿的奖拿到手了,外人的评价和她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且她对自己也很有信心,虽然不敢说拍得超越了史上的其他最佳电影,至少最差这个评价应该落不到她头上才对!

看看已经拿下来的奖项吧!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最佳艺术指导,然后还有更为重要的最佳女配角,最佳男、女主角!

如果这些加在一起还不能证明《芝加哥》的优秀,莱拉真不知道这个优秀到底应该优秀到什么地步去了。

“最佳影片是《芝加哥》!”

在紧张的期待中,《芝加哥》的名字不负众望地从颁奖嘉宾的口中念了出来。

莱拉就感觉胸口有什么东西骤然炸开了似的,让她整个人仿佛飞到了天上,并在云层中上下起伏,连双脚都似乎已经离开了地面。

原来是罗伊抱住她的腰将她举起转了个圈。

“莱拉,我们赢了!我们是最棒的!”

莱拉这才回过神来:“我们赢了!”是的!他们赢了!

“哈!我们赢了!”她笑了出来。

领奖的时候,莱拉和露易丝一起走上的舞台。一般来说,最佳影片通常应该由制片人来领,很多时候导演和演员们也会一起上台凑个热闹。

这次大家没有跟着,因为剧组里的其他人都差不多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