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 (第1/4页)

修之名接到萧莫的书信,看望之后眼神一亮,然后还真找赵子继去了,那时候正好皇后也在,于是修之名向皇上与皇后拜见之后,便说道:“皇上,这取道四川之事,草民没有意见了!”

“哦?”赵子继一听,和虞姝对视了一眼。

然后虞姝对修之名说道:“修家表兄,若实在是为难,本宫还是劝你不要把我父亲的话当真……”

说着说着,好像是故意似的,突然太监喊道:西宫太后驾到。

西宫太后,那就是云妃了!

于是赵子继赶紧率领虞姝和修之名出门迎驾,云妃见到赵子继和虞姝以后,让他们平身,然后来到赵子继的右边坐下。

虞姝对云妃说道:“恭喜太后,红巾军山东大捷,咱们这支女儿军,总算是巾帼不让须眉了!”

云妃面无表情地说道:“纵是大捷,唉!先帝也看不到了……”

话语中,充满了对赵权的思念,当然……云妃这句话也有物是人非的感叹在里面,虞姝听了,和赵子继对视了一眼,然后赶紧起身对云妃行礼说道:“太后恕罪,儿媳错了……这便让父亲打消商道的想法去,绝对不会让太后娘娘为难!”

赵子继也跟着劝道:“是啊……太后待朕,如生母一般,有什么不开心的,太后跟朕说便是……”

第852章 解决的办法

听了赵子继和虞姝的话,云妃这才神色好看了一些,而且云妃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于是便对修之名说道:“这商道的是,在京城可是闹了一阵子了,说吧,你到底打算怎么办?”

修之名道:“回姑姑的话,之前子衡已经和侄儿说过了,这商道……可以取道四川,只是……这样一来代价太大,所以……希望朝廷能做出一些补偿!”

“补偿?”赵子继闻言,有些不快地说道:“大将军也知道,如今朝廷要全力准备与辽国的战事,怕是户部没有多余的银钱来支持商道的拓展了……”

虞姝听了,也点点头道:“那还是算了吧……朝廷的岁入,都是天下百姓的民脂民膏,为了父亲一己私愿,要浪费这许多民脂民膏,那将来本宫还有何面目面对百姓?”

听到虞姝的话,云妃点点头,然后说道:“好孩子!当初先帝的眼光果然不错,能为百姓着想,便证明你是一位好皇后,但是话又说回来,说你父亲这是一己私愿,也有些过了,毕竟他也是想为川中的百姓某些福祉!”

云妃都这样说了,修之名便说道:“姑姑说得不错,但是大将军的意思,却不是要朝廷出钱,也不是要百姓的民脂民膏!既然这样……草民便直说了,皇上……大将军说了,大理国地处南疆,乃是边陲小国,向来有归属中原之心,所以大将军觉得将大理收服应该不难,正好种家两位将军挟着吐蕃大胜之威,使南疆臣服,所以大将军希望皇上可以让两位种将军跟随草民到大理一趟……”

听到这里,云妃问道:“你到大理去做什么?”

修之名答道:“自然是与大理段家去做一宗买卖,呵呵……大理国内的铜矿可是诱人得紧呐……”

听到修之名的话,云妃和赵子继以及皇后都不理解了。

这大理国有铜矿?

而且……这和修路有什么关系?

赵子继对修之名问道:“这大理国的铜矿,莫非也是大将军说的?”

修之名点点头,答道:“皇上,大将军确实是这样说的,而且……大理的铜矿,据说比我们安朝的铜矿还要多,但是我们安朝的先祖却将大理弃之不要,这未免有些可惜了,所以大将军才让我到大理去,与段氏做一宗买卖!”

“那……”云妃问道:“这和修路有什么关系?”

修之名道:“到大理也是要取道四川的,若是朝廷答应了,这水泥路便可以修到四川一直到大理,将来铜矿开采出来了,也好运送一些!”

云妃和赵子继还有虞姝三人都明白了,想通了一些事情以后,虞姝不由得叹道:“有大将军这样的人才,真是安朝之幸,这个难题我们大家都解决不了,但是到了大将军哪里却一切都不成问题了,只是……这大理会答应和我们做这买卖么?”

“会的!”不用修之名回答,赵子继就很自信地答道:“我安朝乃是天下之主,大理不过是南疆小国,他们敢不答应么?”

修之名说道:“皇上说得不错!如果他们不害怕我安朝的军队,便尽管拒绝是了,但是……大理素来是与世无争,军队不过数万,而且……大理向来是我安朝之属邦,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