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耳欲聋的满天惊雷。就像被当场发现的窃贼一样,吓得他赶紧缩回自己的身子,把目光掩饰着慌忙挪开,移到远处缀满星星的山梁顶上。

在草堆上安静地又躺了一会,见纯芳还是沉默着不做声,周志明忍不住开始轻声叫她:小芳,小芳。

纯芳没有睁开眼睛,只是懒洋洋地哼了一声。他接着又小声问道:你现在心里正在想什么呢?

纯芳还是懒洋洋地不睁眼睛,过了一会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幽幽地感叹着说道:我这会想了很多很多。想咱们过去小时候的事情,也想咱们的将来。哎,你跟我说说。她突然一个机灵翻过身来,凑在周志明的脸旁急急地问道: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咱们才能招工出去呢?

望着纯芳此刻一脸天真的模样,周志明不由得用手捂着嘴抖着肩膀吃吃地笑出声来,说:你真是个傻丫头。这才是上山下乡插队的第一天呐,你竟然在操心什么时候能招工出去。这哪里象一个听毛主席的话,准备在农村扎根干一辈子的革命知识青年?

纯芳假装生气的样子,扭过身用后背对着他:我不跟你说了。

也许三年,也许要等上五年。这回轮到周志明开始进入沉思了。具体咱们在这里能呆上几年,那倒是次要的。依我看呐,主要还是看这段时间究竟是怎么渡过的。他的眼睛里突然闪出光芒兴奋地说道:白天刚来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在周围的山梁土坡上还有那么多未开垦的处女地。小芳,在这片广阔天地里,我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遥望着夜空里闪烁的群星,周志明已经完全沉浸在浪漫美好的无尽遐想之中:等到咱们将要离开的那一天,栗子坪早已经改变了现在的模样。四面山青水秀的山坡沟梁上,到处都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果树和庄稼,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周围就象一座万紫千红果实累累的大花园。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骄傲地站在吴山脚下,看着眼前这一片丰收景象,对整个世界充满自豪地说,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在我们的亲身参与下建设起来的。

思绪象天马行空一般自由驰骋的周志明,禁不住轻声哼唱起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

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能吃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

这部电影虽然早就被禁映了,可是其中曲调优美的插曲,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从手抄本上学会了。周志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的畅想,也深深的打动了纯芳,她悄悄地转过身来嘴里小声轻轻附和着,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虽然自小在一个大院里长大,从小学到高中又都是同学,可是他们还从来没有共同经历过这样的处境,在距离城市一百多里的深山沟里,远离自己的父母和亲人,独立地面对这陌生而又崭新的一切。

昨天晚上在纯芳家的小厨房里,白炽灯泡昏黄的光芒照射下纯芳妈疼爱地拉着他俩的手,含着泪水嘱咐了很多很多的话。周志明和纯芳互相在对方的眼睛里,也分明地看到了一丝从未有过的不寻常光芒。现在再重新回想起来,就象是在梦幻当中一样,两个人的心情不由得都开始有些激动。

未来在前面等待着他们的一切,充满了那么多的未知和神奇,怎么能不叫人感到万般的憧憬和向往呢?

最初的农村插队生活是让人感到万分陶醉的,大家沉浸在新环境带来的新奇和兴奋之中,每天都是欢声笑语不断。可是随着生产劳动的艰难辛苦,还有单调日子的千篇一律,当初的那种好奇心与新鲜感,也都在逐步地淡泊和消褪。

慢慢得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地日渐增多起来,由拌嘴到争吵再到动手,最后场面终于闹得不可收拾。这个时候又从别的知青组吹来了分灶风,于是才吃了一个月的集体灶就这样树倒猢狲散地寿终正寝了。

做为知青小组组长的周志明,开始还想苦口婆心地挽回局面,后来经过一番徒劳无用的努力之后,这才终于彻底明白:人心涣散大势已去。

志明哥,不用去管他们。让我说分开吃才好呢!纯芳悄悄把周志明拉到一边,满腹委屈地小声劝解道,说:上次从家里带来的那一饭盒臊子肉,放咱俩个起码能吃上半个来月。可他们倒好,一顿就给吃了个精光,把我心疼得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周志明和纯芳就这样开始了两个人自己做饭吃的小灶生活。就象村子里其他的农家一样,从地里收工回来之后,男的忙着挑水劈柴,女的扎着围裙和面做饭。

咱们以后谁都不能忘记,这段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