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阆苑在南边的古玩市场根深蒂固,关系更是错综复杂,确实不能够轻易行动。”老头站起来,在客厅里面走了两圈,然后看着杨康,问道,“你小子眼力非凡,那几块破石头,你居然都给我挑了出来?”

“我……”杨康苦笑,半晌才说道,“老人家,我原本还有些捡漏的开心,被你一说……”他摊摊手,真的,刚才他还有些开心,他居然捡了一个漏。

但没有想到,这老头原本就是知道的。

“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老头挥挥手,说道,“正经卖,也就是几千块或者几万块而已。”

“老人家,这些年真的都是你给我爸爸供货?”杨康再次问道。

“当然,难不成你还不相信我老人家?”老头说道。

“不是我不相信你,但是——你看,我爸爸过世二年了,你才来,难道你以前也都是这样?隔个三五年,你才跑一趟金陵?”杨康问出心中的疑惑。

这个问题,他也想要问郭胖子,但是,每次话到口边,他都不知道从何说起——真的,他不应该怀疑胖子的,他图什么啊?

“二年前,我那边出了一点麻烦,我怕连累你爸爸,就没有敢来金陵。”老头再次在沙发上坐下来,说道,“阿康,如今你爸爸去了,你总不能够就这么给人家打一辈子工啊?我看你眼力不错,要不,想法子盘个店,继续做?”

“你给我供货?”杨康试探性的问道。

“这个自然。”老头点头道,“我知道你手中没有本钱,但是不要紧,你可以先欠给你——到时候你把货出了,再给我钱就是。”

“哦?”杨康感觉,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可是,他和这老头终究是非亲非故的,他怎么就对他这么热情啊?

“怎么,你小子不相信我?”老头见到杨康迟疑,当即问道。

“老人家,不是我不相信你,你说——你能够给我提供什么货?”杨康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放在茶几上的黄泥疙瘩,叹气道,“这些普通货色,虽然价钱便宜,但是并非很好出手。少了吧,杯水车薪,多了吧,势必惹人侧目,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第一百十二章 大概可以

他买下这五样东西,清洗干净了,转手卖给老王或者是王记典当行,赚不了多少钱,这一点杨康很清楚。

老头再次从口袋里面摸出香烟来,冲着杨康晃了晃。

杨康摇摇头,说道:“我不抽烟。”

老头自顾自的点燃,抽了一口,吐出烟雾,问道:“你想要什么东西?”

“我要什么东西,你都可以给我?”杨康试探性的问道。

“大概可以。”老头虽然说了一个“大概”,但是,语气却是出乎异常的自信。

真的,除了郭胖子等人,杨康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面对古董的时候,还是如此有底气。

“老人家,杨城博物馆有个镇馆之宝,我非常有兴趣。”杨康直截了当的说道。

“霁蓝釉?”老头愣了一下子,说道,“你喜欢瓷器?”

“对,我喜欢瓷器!”杨康点头笑道,“但我对普通瓷器没兴趣——当然,如果是金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虽然不算漂亮,我也喜欢。”

“我手里没有元代的东西。”老头直接摇头道,“不过,如果你喜欢瓷器,倒也不值什么?”

“哦?”杨康不解的问道,“你手里有什么瓷器?”他还真好奇了。

“倾城釉色。”老头抬头看着杨康,吐出烟雾道,“你不觉得,它比霁蓝釉更加好看?”

所谓的倾城釉色,杨康自然是知道的,那是鼎鼎大名的汝瓷。

宋徽宗命汝州官窑烧制青瓷,以供皇族所用——于是,汝窑青瓷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靖康之变后,徽宗帝被虏去金国。

而汝窑青瓷,在历史上惊鸿一现,从此被淹没在滚滚黄河水之下,再不复现。

它就像是那夏天傍晚暴雨过后,雨过天晴后的一抹青光,清澈,闪亮,明丽而妩媚,却又短暂。

唐三彩,宋汝瓷,元青花……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瓷器的巅峰之作。

“更加好看谈不上吧!”杨康摇摇头,说道,“如果你真有倾城釉色,我收!”

如果之前没有见过清丽明亮的元代霁蓝釉,如果没有见过那只富丽堂皇的清代乾隆年间的珊瑚红釉,他或许会惊叹,但现在,对于瓷器,他真的很淡定。

“这几年,明清瓷器大行其道,在国际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