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几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虞博士自顾自的倒了一杯水,坐了下来。

“坏的!”长久揉揉眼睛,又伸了个懒腰,他对这个是免疫的,再坏能坏到哪去?

“芯片供应商竞争激烈,战场已经进入16位了,很可惜,你的8位处理器没人肯接手做了,我们又没钱自己推广。”虞博士面露惋惜之色,他可是很想拥有自己的芯片工厂。

“没什么,本来就是实验型的,好消息呢?”长久面不改色。

“好消息很多。”虞博士道,“你的专利已经顺利进入审批阶段,不用过太久就能通过。”

“不错,这算是一个好消息。”长久略有一点精神,“还有吗?”

“还有就是……”虞博士则看着长久,“我回国了解了一下,去年还是很混乱的微电脑市场,苹果公司根本不算什么。今年他们居然混的风生水起,很有一点黑马的意思。”

博士顿了一下,又说:“但是我看不出来苹果公司能有什么大的发展余地,为什么你非要以appleii为平台?”

“那是因为还没有这个!”长久将appleii上的程序演示给虞博士看。

“似乎不错,但这又有什么用?”虞博士面露疑惑,虽然他能看出这个软件很有价值,但是一个软件就能捧红一部电脑吗?

“再说了,有谁会为了做财务报表买个电脑?市场上有的是文字处理设备,都是老牌公司的产品。”

曹长久笑了,对这个他心中清楚地很:“文字和报表处理不希奇,可是用软件实现这个功能就很希奇了,更何况还是在微电脑上。这并不是什么普通的软件,这意味着微电脑从玩具变为能够实用的工具了。”

末了他还加了一句,“人们总是喜新厌旧的。”

虞博士也认为这有道理,他还是将videoform重新审视了一遍。

曹长久对自己的软件还是比较满意的,自认为就算再好的设计也不过如此,只等着虞博士夸奖。

没想到虞博士却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一个大破绽:“程序做的很完美,功能也可以。但是太单一,我觉得如果能将表格数据直接用计算机生成图表显示就更实用一些。”

失策,曹长久省悟到自己漏了这么大的一个卖点,办公自动化就是要这样,当年的visicalc也不是因为它是电子表格程序而热卖的,而是托了两个插件的洪福——图表转换和商业演示程序。

曹长久很明白自己软件的定位,在易用性和性能方面无可挑剔,但如果缺少图表转换和商业演示的功能那只能算是二流软件,掀不起大浪来。

千算万算还是遗漏了,曹长久连连点头附和虞博士的建议,并立即着手改进。

虞博士拦住他:“别着急,咱们去香港再说吧。”

“哦?”曹长久惊喜了一小下下,“这么快,我都没准备。”

“不用准备,我明天去拜访一下邮电局的官员,那也是咱们的客户,后天咱们就走。”

~~~~~~~~

曹长久特地放自己一天的假,跟着虞博士串门。反正他也不说话,只是带了一双眼睛看看而已。

邮电局的领导似乎和虞博士有旧,好像是老朋友见面一样。不过几句话一说就扯到了买卖上去了,关于微机的。

领导对买机器很有兴趣,可是却不愿意为软件付钱,这让虞博士又费了一番口舌,直到最后才同意先试试买个10部微机。

这让虞博士欣喜若狂,又是一笔大单,恭维的话说了一大堆。

看着领导满足的样子,让曹长久一阵好笑。

最后领导大概被虞博士拍的高兴了,硬是要带着两人参观新建的交换中心。

据领导自称这是全国最先进的电话交换中心了,全套日本进口,花了好几百万。

曹长久看着交换中心的大楼就一个感觉——邮电好有钱,等进了楼里才发现好像不是熟悉的景象。

在长久的头脑里,这些交换中心应该是窗明几净,没什么人但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地方。万没想到进去之后的噪音也不小,长久皱起了眉头,看到一排排的机柜很有一点纺织厂的味道。

领导不无得意的介绍:“全套进口日本人的技术,8000门的纵横制交换机,全国都没有。”

听了介绍,长久眉头皱的更厉害了,日本现在电话交换系统应该是更新换代成程控交换机了,怎么华夏人还从日本进口纵横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