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哦,应老院长啊。”中医院门口的保安看了看处方笺,“她退休有半年多了。”

“那您有没有她家的地址?”萧郎老实巴交地问着。

“有也不能随便给啊。”保安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你找应老院长什么事?”

“是这样的,当年我母亲……”萧郎老老实实地开始忽悠那保安。

半小时,一包烟,萧郎从国家大事大政方针聊起,聊到了保安一家的生活大计,顺带把应梅的家庭地址、个人爱好、生活背景了解得一清二楚,临走跟保安称兄道弟地握手道别。

不远处的曾逸凡等人看着一个劲摇头,这书呆子还真是个万金油,搭哪儿哪儿灵,忽悠死人不偿命。

第430章 意外死亡

从萧郎得到的情况来看,应梅,女,八十二岁,市中医院里响当当的一块牌子,中医药理专家、针灸学专家、临床学专家……只要是这里头能专的家基本都囊括了。据说她丈夫也是个有名的中医,但在六年前因心脏麻痹突然死亡了。

老太太只有一个儿子,也是从医的,现在在国外发展,一年难得回来一次,所以老太太现在是一个人住。

按着保安提供的地址,曾逸凡一行继续赶往应梅的住所,这次穿越了将近半个城市,足足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赶到应梅住所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晚了。

叮咚,萧郎规规矩矩地按了下门铃,不一会儿,一个面容慈祥的老太太开门出来了。

“您是应院长吧?”萧郎当头先是一鞠躬,老太太见他客气,笑着点了点头。

“我们是蔡问蔡老介绍来求医的。”萧郎试探着说到,“打搅您老了。”

“蔡问?”老太太看了看屋外这些人,“我不认识什么蔡问。”

这话说得曾逸凡他们一愣,难道找错人了?可药方上的确是她的名字。

“这是蔡老给我们的药方,应该是您开的。”萧郎还是不温不火,伸手递过药方,“您也许忘记了。”

一见药方,华老的脸色起了微妙的变化,原本有些板着的面容慢慢缓和了下来,招招手,示意四人进屋。

走进客厅,老太太随手把靠茶几上的扫帚拿开,旁边还放着个金属的小簸箕,看样子刚才正在打扫卫生。

“蔡老前段时间和我联系,说起你们要来的事。”应梅进屋拿了个号脉的脉枕,“还特意关照,不见那张处方笺就不要承认。”

说到这儿,应梅看了看四人:“是你们哪位要看呢?”

“应院长,麻烦您。”曾逸凡一撸袖子,直接把左手搁在了脉枕上。

应梅点点头,三根指头搭上了曾逸凡手腕,眉头略微皱了皱,示意曾逸凡伸出右手,又号了号脉。

“你们都是聪明人,有些事情我就不多解释了。”应梅摘下老花镜,“这小伙子之前的本事应该不在蔡老之下,否则也不会闹到现在这个地步。”

“应院长,您说的没错。”萧郎接话道,“现在他这个情况实在特殊,您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

应梅没说话,低头思考着,应该是在想着治疗方法,大约过了十分钟,才抬起了头。

“我和我们家老头子曾专门研究过有关人体‘量’的原理,也是在那时候认识的蔡老。”应梅慢悠悠地说道,“那段时间也处理过几次临床病例,但没有这小伙子那么棘手。”

说着伸手拿过一个精致的小盒,里面打开是一套银针。

“可惜我们家老头子不在了,否则对这小伙子的状况,他应该比我更有把握。现在我只能试试看,有没有效果,还要看具体情况了。”

话没说完,应梅拈着的两根银针瞬间就扎入了曾逸凡的左手腕,紧接着又是两根银针没入。曾逸凡觉得手臂一会儿酸麻一会儿涨痒,这效果是不是不对?

曾逸凡正想把这感觉说出来,可还没等他开口,应梅又在他的右手腕扎上了银针,这下更多,是七根。

“左艮七,右震四,艮白虎,震青龙。”一直沉默的唐毅低声自语道,“青龙白虎土木互搏,棱为火,针有金。”

“那是我家老头子和蔡老想出来的。”应梅听得很清楚,“这是五行互搏针法。”

说着,又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小盒,里面装着一些冰块,那形状像是一个个小蘑菇,中间留着凹洞。应梅拣出几块冰块,套在那十二支银针上。

照这么看,那冰块应该就是代表着五行中的水,取用的是冰的寒冷之气。

套上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