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 (第1/4页)

将原五年后一半的福利待遇,更改成为十年后将享受与正式岛民们同等待遇。同样在五年后领回资产的时候,也将限定的额度提高到了200万济元。

其实哪怕是200万济元,象一些牧场、农场的他们也休想领得回去,因为那已经严重的超标了,他们真正能够领回去的,也就是他们以前的住所或者微型牧场、农场或者实体企业,并且还得说这五年之内,他们的经营不会出现问题从而导致破产。

与此同时,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印度洋上,两艘隐藏在海底的雷鲨号、银鲨号潜艇上,安德烈上校、严俊基上校在听到声纳员的汇报后,第一时间兴奋的向舰队指挥汇报上去了自己的发现。

其实就算他们不汇报的话,沙巴号航母也早已经发现了自己舰队的前方52海里水下的几艘潜艇,毕竟在四艘潜艇的背后,还有数十艘集合了澳大利亚几乎所有作战舰艇的庞大编队,不过这次他们学的有些聪明了,并不是全都挤在一起,而是相对散的比较开,显然也是担心再象新澳海军联合舰队那样,一下子被全歼了。

并且,这次澳大利亚方面的指挥官,貌似也知道单凭舰队的话,根本不可能挡得住第二航母编队的进攻,因此选择了在近海范围内与其交战。如此以来,陆基空军便可以提供让他们最希望获得的空军支援。

只是他们本次遇到的对手,是对的澳大利亚相当了解的前线指挥官防务部副部长卡尔?莫罗斯,其在海外战场上可是与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有过亲密的合作,只是造价弄人,如今却要成为互相残杀的敌人了。

虽然济州号航母,又或者其他任何一艘水面舰艇都具备攻击潜艇的能力,但他还是想考较一下各舰艇的具体侦测情况。毕竟在自己的前方近百海里处,还有一个庞大的舰队在等着自己。

在听到一个个的汇报后,双方的距离已经接近了49海里,对方的潜艇确实慢,可挡不住第二航母编队的速度快呀,哪怕是要照顾水下的海鲨级潜艇,现在的航速依然高达25节,这对于水面最大航速50节,水下最大航速35节,最大潜深1200米的海鲨级核动力潜艇来说,完全不是任何问题。

“战斗机大队留下两个中队做支援,其余全部起飞,目标引出对方空军进行歼灭,济州号直升机大队起飞反潜,所有舰艇做好战斗准备,目标已经分配到各级舰艇,能够活抓的我们坚持活抓,尤其是他们的‘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那东西非常适合我们将来海域巡防用。” 卡尔?莫罗斯双目精光连闪,面色冷静中带着杀伐果决的下达了命令。

“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是澳大利亚现役的最强大战舰,尽管其紧赶慢赶的才让第三艘在年前投入使用,可三艘”塔培拉”级也顶多是壮大了一下澳大利亚海军的实力罢了。

柯林斯级潜艇虽然是澳大利亚最新的潜艇,而且服役的时间也不算太长,但终究还是柴电潜艇,哪怕其无限接近于核动力潜艇,也依旧无法与核电力潜艇媲美。

随着进入21世纪后,米**队出海作战的几次,几乎每次都有澳大利亚军队的身影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坚定的拥护米军,以米国马首是瞻的国家。

并且澳大利亚方面在这些战场上也意识到自己的装备与米军装备的差距,因此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提高其现代化装备的水平。

要说澳大利亚海军确实比新西兰的先进与强大了不是一点半点,但也仅此而已。面对着更加强大的第二航母编队,新西兰的海军装备虽然得到了卡尔?莫罗斯的重视,但也仅仅只是正常的重视对手一样,他对于米国的这个盟友的军事实力,还是相当了解的。

澳大利亚总计六艘柯林斯级潜艇,其实哪怕是不用舰队的声纳发现,在济州号的指挥室内,来自军事卫星的侦察也早已经确定了他们的方位,甚至其余在东澳正在悄悄向第一航母编队靠近的两艘也未能瞒得过防务部的天眼。

四艘潜艇不过是诱饵,无论是卡尔?莫罗斯还是澳大利亚海军方面都知道,这是双方的一种试探。

澳大利亚军方想要通过四艘潜艇,来试探一下第二航母编队的作战策略,或者说是指挥官的指挥方式,以便应对接下来可能到来的狂风暴雨般的攻击。

卡尔?莫罗斯的胃口显然比他们想的要大,哪怕他们有着数十艘各类作战舰艇,可有第一航母编队一次性全歼新澳联合舰队的珠玉在前,身为防务部副部长的他自然不可能让第二航母蒙羞。

他不仅要吞掉四艘柯林斯级潜艇,同时他还要直接把澳大利亚的空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