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朱见济的逻辑征服了于大人 (第1/2页)

听到朱见济的回答,于谦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朱见济这个办法好啊! 大明不是没钱,而是绝大多数钱全都沉淀在民间,这一点身为文武百官一员的于谦是知道的,只不过他知道也没什么用,官府不与民争利乃是天下至理,别人怎么做他管不到,但是他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于谦很穷,非常穷,穷到他想散尽家财来打赢这一仗都不可能,别的不说,就是他的家,目前还是租来的呢。 于谦也想弄钱,但问题是,户部没钱,最多够支撑这一次的开支;朱祁钰又是刚刚登基,手里的内库也没什么钱,所以,于谦虽然也想搞那套以利诱之的手法也不可能。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朱见济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了京城的商户身上,于谦可是知道,这群家伙还是有银子的,征集起来,凑个二十万两没有什么难度。 那么官府不与民争利这一条怎么办呢?朱见济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借。 先从商户手中把钱借来,然后等夏秋两税征收的时候再还给他们,这样一来,就不算是与民争利了。 至于那群商户是否会反对?这一点不在于谦的考虑之中。 朱见济看到于谦的眼神越来越亮,表情越来越丰富,隐约猜到了他想要干什么,连忙提醒道:“于尚书,这事儿你可不能干啊!” 于谦一愣,随即问道:“为何?” 朱见济也是问道:“于尚书,你征调城中商户的存银,是打算自己一家一家去征调?还是派兵去征调?” 于谦立刻道:“自然是派兵征调啊,下官军务繁忙,肯定是抽不开身的。” 朱见济点点头,说道:“好,那我问你,你如何保证派去的兵丁不会趁机劫掠商户呢?要知道,城内如果乱起来,京城可是真的会沦陷啊。” 这话说的没错,如果因为兵丁强行征调商户的银子而发生劫掠,最终导致城内出现乱军,那自己肯定会很麻烦的。 于谦一滞,但还是回答道:“自然以多人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防止此事的发生。” 朱见济却是继续问道:“那如果商户以利贿赂这些兵丁,让他们不要从自家征调,你又打算如何解决呢?” 于谦再次一滞,这次却没有立刻回答。 因为他不知道那家商户到底有多少银子,如果商户拿出五十两银子贿赂那些兵丁,然后让兵丁征调走自己银子的一成,那自己能否凑够二十万两银子呢?如果凑不够,还闹得民怨沸腾,这又是何苦的呢? 朱见济仍旧没有放过他,继续问道:“如果商户拒绝征调,结果闹出人命官司,于尚书还打算如何解决?” “如果那些商户以武力阻拦兵丁征调,于尚书又打算如何处理?” “如果那些兵丁征调的时候被巡城御史发现,而巡城御史又出面阻止此事,于尚书是打算撤回那些兵丁?还是向朝廷谏言,禁止巡城御史插手此事呢?” 朱见济问出一大堆问题,问得于谦哑口无言。 这些事情的确都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啊,甚至于谦肯定,除了人命官司和巡城御史插手之外,剩下的几件事情绝对会发生,如今大明京城的这些士卒可不是什么遵守军纪的主,有了这种捞银子的机会,他们肯定是不会放过的。 不过朱见济却没打算放过他,深吸一口气,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最关键的是,征调民间银子这件事儿,于尚书是打算上奏朝廷,得到我父皇的允许之后再做呢?还是直接就做?” “如果直接做,那您又凭什么替朝廷许诺拿秋税还钱呢?您是兵部尚书,负责的是京城的防守,没资格插手钱财的。” “如果上奏朝廷,等我父皇的允许,于尚书认为这件事情我父皇允许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朝廷文武百官会出面阻止你的又要有多少人呢?” “甚至说,即便我父皇答应你了,那么这件事情您真的应该去做么?您必须要记住,我父皇可是刚刚登基,还没有收获足够的人望,甚至整个大明有不少地方还不知道大明已经换了一位皇帝。” “只要有人将这件事情传播出去,造成一个我父皇无德的假象,于尚书认为,这天下藩王又会有多少人再来一次起兵靖难呢?” 朱见济的话越说越可怕,于谦顿时听得冷汗淋漓。 是啊,朱祁钰毕竟是刚刚登基,现在云南沐家肯定还不知道大明换了皇帝,天下藩王也没几个知道的,只要有人将朱祁钰描绘成一个无德无耻的人,那朱祁钰这个位置肯定是坐不稳的,即便自己击退了也先,那朱祁钰肯定也要受到天下藩王的责难,那样的话天下肯定就乱套了,那可不是自己想要的。 朱见济最后总结道:“所以,于尚书,这件事情你就不要惦记了,即便你可以不惜身,但是还有其他人需要呢!” 于谦立刻垂头丧气地道:“好吧,那我就不去想这事儿了。” 接着话风一转,出声劝道:“不过臣建议,殿下也不要再做此事,毕竟您是陛下的亲儿子,也是目前唯一的儿子,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陛下呢。” 朱见济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