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了。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切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防止权力滥用的办法,就是用权力制约权力,权力不受制约必然产生**。”

他的贪欲首先是从所谓的“人情往来”中开始的。因为刚到渭城,对当地的政治环境、人员素质、风土人情还比较陌生,为人办事比较谨慎。其实他很清楚,所谓的人情往来,说白了就是为进一步的权钱交易铺路,他何尝不是通过人情往来而结识有关领导进而博得信任关照的呢?何况逢年过节送礼已成潮流,送礼的人都是那么理直气壮,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有选择性的收,不是不想收,而是不了解。随着彼此的相互了解,便随波逐流,来者不拒。从小额的人情往来到大额的事后感谢,直到后来的事前相托,都照单全收,送礼者心照不宣,收礼者理所当然。

“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组织部就靠考核领导、提拔干部、选拔后备干部等卖官帽发财。

要想富,动干部。从组织部长到县委书记,他深谙此道。县委管理的干部,涉及各种部门单位逾百个,领导干部近千人。哪一个年轻人不想进步,谁不想去有职有权的单位一显身手,在事关个人前途的问题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这种竞争,不仅仅是个人品德和工作能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背景的竞争,金钱的竞争。他曾经在不同场合对朋友说道:“不要把买官卖官说得一无是处。**说过,知人善任。你不跑谁会知道你,了解你,不了解你又能如何任用你。再说,现在是什么年代,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就是金钱,就是竞争。拿什么竞争,金钱也是竞争的一种方式。”“现在还有一些人说靠金钱买来的官不是好官,那么,你为什么不买一个当一个好官呢?无论如何,即就是当官给老百姓办不了什么好事,总比那些害老百姓的官好啊。”

在对待干部的问题上,他也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每一次动干部的人数不宜过多。化整为零,分次分批调整,避免造成大的波动或影响。二是必须符合“程序”。哪怕是形式,以免授人以柄。三是事办成收钱,办不成退钱。让达到目的的人认为贿有所值,而没有办成事的人也认为他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不至于以后心理不平衡而告发。四是要学会“弹钢琴”,尽量平衡好方方面面的关系,特别是和上级领导的关系,以免节外生枝。

尽管如此,在一次次的干部调整之后,面对大量的金钱财物、文玩珠宝,他不仅仅有满足贪婪之后的喜悦,也有些许的忧虑和惊恐。他知道“唯钱是举”是错误的,甚至是犯罪。但是社会到了这一步,也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扭转的,他也清楚,靠行贿凭关系提拔的干部,未必是最适合的人选,而这些人一旦当选,就会不择手段变本加厉,收回比“成本“多得多的“投资“,更多的官场乱象在所难免。什么小姐当法官,农民当公务员,除了性别是真的以外,其他都是假的。

他更明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长此以往,会给干部队伍和党的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危害。“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一万元报个到,两万元挂个号,三万以上戴个帽。”他更担心,这种情况肯定不会长久,靠行贿而为官者,毕竟是少数,渭城也不乏那些德才兼备、众望所归的干部,而德才兼备的往往是只会干事不会来事,会来事的往往干不了事,一旦东窗事发,就会无可救药。

就在他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就因干部调整发生了几件非同寻常的事情。

一件是县某局局长的调整。在经历了激烈的竞争之后,志在必得的牛某某最终如愿以偿。但事与愿违,就在他上任不到三个月的一天下午,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豪饮时,大醉而亡。英年早逝。就在牛某某死后,他便带领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前去吊唁,当牛某某的妻子看到县上主要领导时,拉着他的手,五味杂陈,悲从心来,放声大哭。他安慰的话还没有说完,只听见牛某某的妻子一边哭,一边说道:”当初我就让他量力而行,顺其自然,而他却不听劝阻,志在必得,现在倒好,不仅花光了家里30多万的积蓄,还欠借他人的十多万的外债,连命也搭上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说到这里,他再也不能听不下去了,尴尬至极,就好像小姐被抓后扒光了衣服示众一般,无地自容,只想找一个老鼠洞钻进去,走又走不了,不走又没脸待下去。急忙示意随从予以护驾,自己抽身而退,不顾其他人的问候和挽留,佛袖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