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4页)

印象的方法。比如说一个人有可能一辈子平平淡淡、庸庸碌碌的死,也可能在非常年轻的时候一下子死去,后一种死法可能给别人留下更深的印象,也可能是一种积极的方式。我想这样的想法不仅仅在日本,在中国我想也会有类似的想法。特别是在东方、亚洲、印度啊,特别是受佛教思想影响的地区都是共通的。

完全认为死是一种消极的事物,我想是不对的。比如说大家都能够理解,在一些社会大的运动当中,那些为了什么革命而死掉的人,他们不是很光荣吗?这是很积极的一些例子。讲一下我自己的体验,我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恋人,但是她突然在那个时候死去了,她对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她的死对我的人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至今还记得她18岁的面容。'2'

作者自评

假如一个有妇之夫和一个有夫之妇狂热的相爱了。他们首先会考虑生活在一起或结婚。可是他们都已经结过婚,他们深知,即便是最炽热的爱也会因婚后浸泡于日常琐事而渐渐变得乏味,到头来,相爱的人只会成为生活的伴侣。倘若不愿意这样,而希求永远保持最热烈的爱,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在爱的极致一起死去。爱的纽带就再也不会松懈了。出于这样的考虑,他们搂抱在一起,喝下了含有毒液(氰化钾)的红酒,共赴死亡之旅。

这是一部描写成熟的男人和女人追求终极之爱的杰作。

我认为写男女情爱小说的作者,如果他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这种实感,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来的。我曾经爱过一个人,想更多更多地爱她的时候,我会突然感觉到一种近乎于死亡的不安。所以《失乐园》的基础是有我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体验在里面,当然里面有虚构的东西,否则不会有这种强度。

我写的不仅仅是婚外恋的问题,我关心的是爱的转变。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爱也在不断地变化,没有永久的爱。我写的是人的本性,以及真实的感情的变化。人们受到的传统教育是,爱一个人就要对他(她)全心全意。事实上,你不能否认变化也是一种真实存在。我写小说并非要给大家上教育课,并不是要求大家也跟我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去移情别恋,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将现实社会中最真实的一面。我写小说并非要给大家上教育课……

103灵塚议(上)

我回身厉色;麒麟当下讪讪,却说方才他与父皇争斗明明未有几招便落荒奔逃,此刻倒还有脸洋洋自得道,“龙衍,在你父皇面前;本座还不赖吧?”

scarborough Fair(斯卡堡集市;也译作“斯卡波罗集市”);是一首旋律优美的经典英文歌曲;曾作为第4o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毕业生》(The graduate)的插曲;曲调凄美婉转;给人以心灵深处的触动。《scarborough Fair》原是一首古老的英国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纪,原唱歌手为保罗·西蒙(pau1 simon)和加芬克尔(art garfunke1)。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翻唱过该歌曲;收录于2ooo年专辑《La Luna》。

scarborough是英格兰北约克郡的一座滨海小镇,本是由于维京人经常的登6、作一些交换而形成的一个定期集市(Fair)。在历史上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小镇从每年八月十五日开始会有一个延续交易45天的集市,吸引着来自全英格兰甚至欧洲的商人。

pau1 simon

《scarborough Fair》原是一首古老的英国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纪,保罗·西蒙在英国学习期间从英国民歌歌手martin carthy(马汀·卡西)那学会了这首民歌,并对其进行改编,加入了自己创作的一首《The side of a hi11》作为副歌。由加芬克尔(art garfunke1)作曲并演唱的副歌做为歌曲的和音在听觉的感受上不是特别强烈,因此很多人对副歌不太留意,认为副歌只是歌唱的一种处理形式,实际上副歌却是整个歌曲的灵魂。西蒙用借尸还魂的手法把自己先前创作的反战歌曲《The side of a hi11》嫁接到《scarborough Fair》,实现了战争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