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而等到慎刑司的管事太监按照康熙的吩咐将永和宫小厨房的厨娘、婢女一一用了刑以后,终于有一个姓冯的厨娘声称自己平素便对李氏不满,又嫉妒李氏所做的菜肴深得十四阿哥的喜欢,因而时常能够得到德妃娘娘的赏赐。为了一己私怨,冯氏便偷偷将从宫外方士手中买来的有毒的药物参入到李氏最为宝贝的那盒药膏之中,想要让李氏好好吃些苦头。据冯氏所言,她其实也并不知晓那药膏会置人于死地,她起初也只是想要给李氏一个教训而已,并没有想过要闹出人命。

康熙本不愿相信傅锦萱无辜受伤只是因为宫婢之间的私怨,正欲再细查此事,然而冯氏却又突发心疾暴毙身亡,一时之间竟是断了线索。

虽然不曾查出幕后主谋之人,然而经过此事,却让康熙重视到宫中的太监和宫婢们与各宫主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康熙将查到的结果告诉傅锦萱的时候,傅锦萱愕然片刻,却是缓缓摇头道:“奴婢总是觉得冯大娘并不像她所说的那般厌恶李大娘。虽然在小厨房中,李大娘的个性最为耿直爽快,有时候说话也很直,并不会拐弯抹角。她平日里似乎也常与冯大娘拌嘴斗气,两人之间似有龃龉。可是,有一件事情奴婢记得很清楚,那天李大娘在切菜的时候,不小心滑落了手中的菜刀,当时冯大娘恰好就站在李大娘身旁,她未及细想便飞快的伸手拉了李大娘一把。于是,那把刀正好掉落在李大娘的脚边上。若非冯大娘眼疾手快,只怕李大娘就要被锋利的菜刀给割伤了。因此,奴婢才会觉得虽然表面上冯大娘经常与李大娘磕磕绊绊,时常吵嘴,但是,在冯大娘心中应该并不像她所表现出来的那般厌恶李大娘。”

康熙锐利的凤眸中精光一闪,若有所思的点头道:“一个人虽然会说谎话,然而她在最危机的关头未及细想而作出的反应,往往才是最真实的。你放心,这件事情朕不会就此罢休,一定要一查到底,为你讨回一个公道。”

傅锦萱轻声一叹,以她前世的经验来看,很多后宅阴私到最后都会变成一段无头公案,根本无法查清其来龙去脉,又或是由于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因而不了了之。从来都只是有最大的利益,并没有绝对的公平。

傅锦萱想起康熙所言,得知李大娘、孙大娘以及小厨房内的几个小宫婢均在慎刑司受了刑,心中恍然忆起自己前世做婢女的那些身不由己的日子,不禁皱了皱眉,思忖半晌,方才开口道:“奴婢由于以前也做过伺候主子的婢女,因此多少也能理解身为奴才们的心思。许多时候,他们也只是想要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罢了。”

康熙见傅锦萱神色落寞,不由得想起了她在四贝勒府中作婢女时受到的那些苦难。彼时听来,只觉得无关紧要,不过是一个婢女挨了板子而已,然而如今想来,却觉得心中梗堵的难受。

康熙拍了拍傅锦萱的肩膀,柔声安慰道:“以往的事情,便让它过去吧!朕会让你以侧福晋之礼嫁入四贝勒府,还会赐给你一个封号。按照满人的规矩,嫡福晋与侧福晋均为记入皇族玉牒的妻室,而有了朕钦赐封号的侧福晋,则与嫡福晋地位相当,位同平妻。从今而后,你都不会再过那种伺候人的日子,也不会有人再敢将你当做奴婢,让你受委屈。”

傅锦萱感激的望着康熙,原打算向康熙跪行大礼、磕头谢恩,然而双膝刚刚略弯了一弯,便被康熙伸手拖住手腕,扶了起来。“你不必向朕行此大礼,朕亦不愿看到你整日向朕规规矩矩的请安,时而还要感恩戴德的谢恩的模样。”

傅锦萱迟疑片刻,终于忍不住问道:“皇上,您为何要对奴婢这般好?您应该知道,奴婢并非佟大人的孙女,又为何要赐予奴婢这样大的恩典?”

康熙望着傅锦萱的面容,出了半晌神,方才叹息道:“你的容貌喜好很像朕的一位故人。她的婚事,朕一直引以为憾,因此,朕希望能够赐给你一段美满姻缘,看着你得到幸福,多少也可以帮朕了却心中一段心事。”

傅锦萱见康熙情绪有些低落,也不问及与她容貌相似之人究竟是何人,只是语气轻快的询问道:“那么她也与奴婢一样喜欢烧菜吗?”

康熙想起小时候七八岁上下,他与翊萱一起溜进御膳房那次,原本只是想要亲手做一碗长寿面给皇祖母当做生辰贺礼,没想到却险些联手烧了御膳房。

“她可是不会做菜的,也就会做那么几样点心而已。虽然那些点心品相味道都只算一般,但是朕偏偏就是喜欢吃。那些当真是朕吃过的最好吃的点心了……”康熙眼角眉梢俱带着笑意,眼中似有怀念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