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红鹿出版社陷入信任危机!》

《阿米尔辉用实力击败任何诋毁者!》

《我国天才荣获国家文学奖、英国布克奖!》

《超级作家!年仅15周岁!天才与庸才的区别》

《一书封神!就那么简单!》

《红鹿出版社输了,不是输在案子上,也不是输在舆论上,他们……输在了傲慢!》

……

“伟大的诗人”“品格高尚的才子”“天才作家”,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隔天,新闻一个接一个出炉了!

民众振奋了!

一顶顶高帽子再次戴在了阿米尔辉头上,换做常人早就飘飘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已经回到家,好好洗了个热水澡,吃完家里人举办的庆祝宴,阿米尔辉却对此表示很淡定。

那个奖岂是那么好得的,老外骨子里其实都是排外,看不起除了白种人以外的人,直到2004年,布克奖才打破了地域壁垒,宣布将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颁发一次奖金为60000英镑的布克国际奖,所有作家,无论国别,只要其作品以英文或有英文译本发表,均有资格获得此奖。本奖奖励作家的全部文学成就,不仅限于小说。

《失去之遗传》的原作者基兰·德赛,也是进入新世纪的06年才得奖。

所以阿米尔辉没多大激动,反正得不到,不过他坚信,这次得不到,未来,自己的作品一定会用最坚硬的铁拳,打破英美这些傲娇货的嘴脸,强势夺冠!

。。。。。。

很快,快到所有人都预想不到的度,名来了,财也来了,这就都来了,某人无耻地道:唉,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96【现象级书籍!前】1更!

【“谁说道法自然的”这位读者的咖啡,我收到了,很香,o(n_n)o谢谢。所以今天为你加1更啦。】【推荐本人已完本作品:《香江话事人》】

光阴茬再,不觉又攘过了几日。

这天,炎炎夏日,蝉声唧唧。

天没变,还很热,不过让一把火给烧的更火更热了而已。

在印度,几千年的历史底蕴下,文笔好的作家不计其数,内容好的小说也不少,立意好的小说却不多,而这三种全部占其的小说就算凤毛麟角,不过就算你三种条件全部占其了也不一定可以入选国家文学奖。

可是一个大学都没上的学子为教育局所写的一小说竟然奇迹般的入选了,这完全可以用奇迹来形容。随后还要去参加英国的文学奖,这让很多印度人感觉如此荒诞和梦幻,却是如此真实的发生着。

这把火没烧个一两个礼拜是别想下去了。

大家心中对于这个少年产生了浓浓的好奇……

不过生活还要继续,毕竟一部书不能当饭吃,很多人照例过着每天平淡的日子。

蔚蓝的天幕下。

孟买上空,远远见,纸鸢风筝随风舞扬,形形色色,是为壮观。

免费学校街和大学街是图书爱好者的圣地,而且这里有专门巴士站,极其方便。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成堆的各类旧书中找到自己心仪的宝贝,而且价格也相对低廉。旧书摊摊主们算不上精通文学,但他们对俄罗斯、欧美、拉美各国作家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这里很多小报亭和小书摊都有今天各大杂志、报纸的最新刊物。

到了这年头,印度已经迈入了无连载不报纸的时代,基本上人手一张报纸或者一本书。

印度书市是自由市场,主要由读者的阅读取向决定。印度读者的读书心态是理性的,他们把读书看作是修身养性的一种途径,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不是急功近利地从书中获得发财或者晋升的门道。

正因为如此,他们什么书都看,只要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

另外,印度书市也和印度社会的多元化有着密切关系,多元化社会使每一类图书都能拥有一定的读者群。“印度的书市就和饭馆一样,吃什么饭的人都有,没有因为时代变迁而出现都吃一两种饭菜的现象。”

在印度的飞机和火车上,经常可以看到乘客捧着书在认真阅读。

无论节日假期,还是地震火山爆发,印度人都会一如既往地看报纸,这好像已经彻底融合进了他们的生活与骨髓般。

印度一位社会学家说,前不久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印度人一般一年要读3至5本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