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说着,林浩打开钱夹,准备拿定金给这个女孩。

钱夹里,有林浩妹妹的照片,平时只要一翻开钱夹,就能看到妹妹的照片。而现在,照片被一张纸片掩盖着。纸片上用铅笔写着几行字,大意是:摔碎的宋瓷既往不咎。接下来你应该帮我找到尸解瓷,作为回报,我帮你找到剩余的两柄青铜戈,再帮你找到失散的妹妹。

若是半年前,林浩看过纸片上的字迹后,定会拔脚在街上跑着寻找,找那个把纸条塞进自己钱包里的人。

可现在不会,林浩不会再冲动。

林浩把纸片小心地折起来放进钱夹内,又抽出几张百元钞票朝那女孩递过去说:“不好意思,别卖出去可以吗……”

那女孩坐在马扎上,看着林浩扑哧笑道:“没带钱呀,没钱你底气还那么足,不好意思,我是做生意的,这对瓷娃娃价高者得,先到者得。”

林浩点了点头,把钱收回钱夹,默默走开。

林浩并没有朝西边走去,而是低头朝东边疾行,出了琉璃厂,跑到了一家茶楼里,找了个临窗的座位坐下,沏了一壶茶,隔窗望着琉璃厂。

茶桌上放着打开的钱夹,纸片已被林浩抽了出来,平摊在桌面上。林浩努力地回忆,这张纸片是什么时候放进了自己钱夹内,而自己竟然毫不知晓。

清早买豆汁焦圈的时候,自己掏出钱夹从里面抽出钱来付账,还用手指轻轻弹了一下照片上妹妹的鼻子,那时候钱夹内还没有这张纸片。然后自己回去了斗彩斋,和师傅一起吃了早饭,出门时遇到了乌战名,再后来自己就进了这琉璃厂,压低帽檐朝里走,街两边古玩店的老板们都在店内忙活,只有九鼎斋的老板成双堂正搬出张凳子,踩在凳子上去摘挂在门楣上的画眉鸟笼。成双堂提着鸟笼从凳子上下来时,正好看到了林浩,林浩笑着上前打招呼,还掀起鸟笼外的罩布逗了两声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琉璃厂(9)

再朝里走了几步,遇见了迎面而来的西门云高。西门云高年龄比林浩大五六岁,是位著名的民营企业家,北京、上海、广州都有他的分公司,他还是位圈里著名的收藏家。大家都知道有一位收藏家叫西门云高,年少多金,喜好收藏,眼光却出奇的差,差得离谱。有人前年曾经在景德镇花一千八百元买了个仿哥窑双耳瓶,扔进农家的茅坑里泡了一个月后捞上来,用硫酸冲洗一番后又沉入酸菜缸里浸泡了一个月,捞上来冲洗干净后在地毯厂的洗地毯车间里用编织地毯时刮下来的碎毛屑裹住,扔进机器里倒了一壶猪油转动摩擦了几天,然后抱着双耳瓶找到了西门云高。西门云高拿出一本瓷器欣赏的画册来,找到画册里的双耳瓶和摆在他面前的双耳瓶仔细地比较了十几分钟后,连呼精品,又连呼财务部的会计取现金八百万付账。这两年西门云高在古玩界的名声甚至能与林浩并驾齐驱,大家都想认识这个棒槌,把手里的假货砸给他。西门云高不打高尔夫,不看时装秀,就喜欢收藏,并且收藏的兴趣还很广泛,铜器玉器、书画瓷器他样样喜欢,据说他在郊外的别墅里隔了三间密室,里面放的全都是这些年收藏来的古玩,可惜几乎全都是赝品假货。他的企业连年亏损并不是他经营无方,而是挪用了大量的现金置办古玩。一年前他还托人请林浩吃饭,想买两件官窑五彩瓷器,林浩早就听闻过此人,却并未谋面,一是想见识一下传说中的棒槌,二是碍于朋友颜面,不好意思推脱,应邀赴约后,林浩卖给了西门云高一件乾隆时期的官窑五彩罐。这个罐子西门云高三个月后就脱手了,转手赚了几十万,赚的钱虽然不多,可毕竟是他开始收藏后赚的第一笔钱,据说他激动得都流泪了。后来西门云高便对林浩念念不忘,每个月都会打电话邀林浩小叙,林浩也经常陪他一起吃顿饭,讲一些古玩鉴定方面的心得给他听,完全是出于同情。

今天早上西门云高和林浩走了个对面,自然是喜出望外,不住地问这问那的,直到林浩开口说有事情要办,才强颜欢笑地跟林浩说再见。

然后林浩就站在了那个女孩的摊前,直到掏出钱夹看到这张纸片。

林浩一遍又一遍回忆着接触过自己身体的人,从家里出来,遇到了乌战名,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小的时候乌战名喜欢轻轻地拍自己的脑门,长大后他就改拍肩膀了,自己的个头已高出他一头,他想拍自己的脑门需要踮起脚来。乌战名已习惯拍自己的肩膀,平时只要是两天没见面,他总是会凑过来拍拍自己的肩膀,那表示关心和亲近。

进了琉璃厂见到了九鼎斋的成双堂后,自己凑上前去打招呼,成双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