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四:修真门派落于尘世之间,不免为尘世所困,沾染俗尘之气,且人来人往,而使门内弟子无法静心修炼,因而无法至大成之境。

综合于此,当时凡世间有一方霸主,便与修真界歃血为誓。誓言如今我们已不得而知。只是知道,从那天起,修真界无论正邪,所有门派与门下弟子一夜之间便销声匿迹,在凡世消失。不久之后,那位霸主也一统凡世,下令烧毁一切与修真有关之书,收缴修真兵器,并且将一些深晓修真之事,或私藏修真书卷之人,统一活埋屠戮而尽。从此,凡世知道修真之事者越来越少,少数得以流传至今的,也仅有传说罢了。”

巫凡眉头紧皱,突然间灵光一闪的问道:“不知,那位霸主可是秦始皇?”

康老师面带微笑,赞赏道:“你猜的不错,那位霸主正是秦始皇嬴政,而修真鼎盛而致天下大乱,则正是周朝末期与春秋战国之时。嬴政统一华夏后,凡世所传秦皇生性暴虐,焚书坑儒,却不知焚的何书,坑的何儒,知其一不知其二矣。”

巫凡心头惊讶不已,但同时也疑惑的出声问道:“那么那些修真门派究竟去哪里了呢,而且修真者为何要答应一个凡世之人的要求?”

康老师正色道:“在与秦帝结盟之前,修真各派就已有远离尘世之意。于是秦帝派人走访天下各处,寻找出偏远僻静的聚灵福地,双方各取所需,修真各派从此隐居山林。因此,也只有修真各派中,还存在着秦朝之前的修真竹简。而且,双方的合作也应当与九鼎有关。”

康老师顿了顿,介绍道:“九鼎,据传是大禹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象征九州,乃天地至宝。秦国灭周后便将九鼎置于皇城咸阳,可是待秦朝一统六国之后,九鼎却已然不见了。做为战国七雄的霸主,如此贵重而又严加保护的东西,是不可能被盗取或遗失的。因此只有一个可能。那便是,秦帝主动将九鼎送出!”

“从那之后,整个东方修真界,都平静了好长的时间。因为有了足够修生养息的时间,所以那时的唐宋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而恰巧此刻,中世纪的西方魔法,也达到了一个鼎盛之期,此时的双方争端不断。于是,东方的修真者与西方的魔法师之间,战争便秘密展开,并以烈火燎原之势迅速蔓延。那时,整个东方修真界以华夏为尊,于是华夏修真者便派精锐弟子,组建了一支名曰炎黄卫的部队,取保卫炎黄子孙之意。西方亦组建了圣殿骑士团予以对抗。战争持续的异常激烈,最终炎黄卫损失惨重,而西方的魔法师甚至几近全灭。双方元气大伤,于是纷纷销声匿迹调养生息,战争亦不了了之。但是也正是随着这次战争,东西方的文化亦渐渐融合在一起。西方出现修真之人,而东方亦出现了魔法师,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康老师喝了一口水,继续道:“如今的魔术协会,便是那炎黄卫的传承!借魔术之事隐姓埋名,依旧世世代代捍卫着华夏大地!”

“康老师,既然炎黄卫要捍卫华夏大地。为何百年之前的凡世大战,不曾见到炎黄卫出手呢?”

康老师沧桑的微微一叹:“所有的修真者与魔法师统称为修行者。修行者虽与普通人脚踏同一片大陆,但是修行者聚集之地却称为天境,普通人所处之地称为凡世。万物自有定数,天境与凡世之间双方互不能干涉,否则便是逆天而行,必遭天谴。”

巫凡点了点头,也明白了康老师眼中的那一抹沧桑的含义。修行之人应当万物皆空,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何?

“天境又分为上天境与下天境。世间万物皆有灵,随着日月变迁,不少灵物吸收了天地灵气,亦逐渐参透了修行之道,渴望大成之境。我们将其称之为修妖者,修妖之众有善有邪。因此,善妖与修行正派合称为上天境,邪魔歪道与妖魔鬼怪又称为下天境。而天境与凡间便共同组成了这个空间,便是人界!”

巫凡活动了一下发麻的手腕,突然间想起一事,便出声问道:“康老师,那日武会长说仙迹山乃是一名仙人飞升而得名。飞升又是什么?”

康老师略一沉思,却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慢慢说道:“修行分为九个境界,只不过各自说法略有些不同,代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但是境界越高,则肯定法力越强。

修真者等级分为:聚灵,炼气,辟谷,丹鼎,御天,元婴,化形,洞虚,渡劫

修妖者的等级分为:一阶修妖者,二阶修妖者,三阶修妖者,四阶修妖者,五阶修妖者,六阶修妖者,七阶修妖者,八阶修妖者,九阶修妖者

魔法师则分为:一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