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梁姑姑的脸色微妙了,就怕三公主生气。

三公主哭笑不得,到现在还没起?明明知道她来了,还不愿意起。

哎……

她没生怨气,倒是羡慕上了。

女子出嫁前福气靠娘家,可出嫁后几十年却靠的是夫婿。

这世上有几个女子能有长乐这好福气,能嫁给一个对她真心一片的人。当初她要是真应下嫁给曹陌,只怕也不会过得比长乐好,她太清楚了,曹陌对她无情,顶多拿她当个后宅女主人供起来,其它就什么也没有了,也许还比不上大姑姑。

三公主直接进屋,葵枝帮她脱了披风,她进了里间,若伊坐在床上揉眼睛:“等一下,我缓缓就起来。”

三公主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哪里还等得了,直接附在若伊的耳畔低语:“父皇给文怡赐婚了。”

“嗯,好啊。”若伊一下子惊醒,大叫:“什么,赐婚?谁,赐给谁。”

三公主脸色很难看,“是我二哥。”

“什么,你没听错吧!”若伊几乎不敢相信,三公主的二哥,荣王楚轩鑫?

若伊拼命地摇着头,她没听错吧,那个荣王,好像都快三十岁了,文怡才十六岁,他这是要老牛吃嫩草吗?而且荣王可是正妃侧妃伺妾通房一屋子的人,这让文怡是跑到女人堆里去打战?好像前次的那个荣王妃还一门子心思要算计文怡,事后还想将自己没了孩子的罪名扣在文怡的头上,这文怡是进了荣王府,与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日子要怎么过。(未完待续。)

420、两道圣旨

三公主点了点头:“大哥剿匪有功,父皇破格让他封碧蝶为侧妃,二哥赈灾有功,父皇说要将赵文怡给他做正妃,现在圣旨已经送到长公主府上了。”

她是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匆匆赶出来给大姑姑通风报信的。只要大姑姑急忙给文怡订了亲事,就能避过这一祸了。结果她到宫门时就听说传宣的太监早就已经出宫了,她知道自己已经追不上了,也就断了去长公主府的念头,转而来曹家寻若伊商量一下如何安慰文怡。

若伊翻身从床下跳了下来,急匆匆地道:“快快,给我更衣。”她要尽快赶到长公主府上去,看看赵文怡知道这事后是个什么反应。如果赵文怡欣喜接受,那她只能祝福她,如果赵文怡宁死不从,那她一定要帮她毁了这门亲。

三公主拦下她,认真地道:“你要去见文怡。”

“是。”若伊也不隐瞒她:“我想知道文怡怎么想,无论她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支持她,也会帮她的。”

三公主听了若伊这话,也有勇气了,松开了挡若伊的手:“好,我也一起去。”

此时,长公主府里。

长公主一听到圣旨到,眼里闪过惊讶和凝重,这好端端的为什么会有圣旨过来?

红嬷嬷急忙让人摆了香案出来。

传旨的刘公公从怀里取出了圣旨也不念,双手捧给了长公主:“皇上请长公主自己看。”

长公主狐疑地接过圣旨,圣旨上就寥寥两三行字,一目了然。她差点没晕过去,不敢置信。她啪地合上了圣旨,抬手揉了揉眼睛,又将圣旨展开,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木然的看着刘公公:“这圣旨是皇上亲笔所书?”

长公主的反应在刘公公的预料之中,皇上突然指了这门婚,连他都吓了一大跳。他只能点头应道:“是,这是皇上亲笔所书,亲手盖上的御印,让老奴送过来的。”

长公主抡起圣旨一下子就砸在了刘公公的头上:“没写错?这是谁的主意?孙贵妃?来人,驾车,本宫要进宫!本宫到要看看是谁在算计本宫!”

长公主拿着圣旨风风火火地冲了出去,刘公公跟在后头一路喊着:“长公主,皇上还说……还说……”长公主根本就没心情听他说什么,已经奔出了正厅,刘公公只得叹气认命的一路跟去。

赵文怡不安的揪着赵书涵的衣袖:“大哥,不会出事了吧。”

“放心。”赵书涵嘴里安慰着,不露声色的扯回了自己的衣袖。他还是不习惯与赵文怡相处过近。赵文怡终究不是小依儿,他一看到赵文怡就会想到自家的小依儿,想着小依儿现在不知道流落在什么地方,有没有人疼她爱护她,他心里就是一片愧疚。对赵文怡亲近,他更认定是以小依儿的背叛。

长公主赶到了宫里,估计是皇上早就猜到了她要来,她是一到御书房就被带了进去。

长公主进殿见礼后,举起了手中的圣旨:“皇兄,这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