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第一章 得宝…得道】………

夜已深了,四周人们的嘈杂声渐渐淡去,只有远处的高楼窗口还有稀疏的灯光。在这个空旷的院落中,一个身材修长一脸书卷气的年青男子仍执着一卷羊皮古籍对着星空喃喃地自语:“面北斗,背南极,聚三花,凝七魄,参蟾而逸几句是叫我面向北方,聚精气神三花,凝聚元神,可是,什么是参蟾而逸?神之遁也没有作出解释。”

青年抱头苦思,不得其解之际心中不禁怨怼不已,“这些古代的高人留书传道怎么总是这么含糊隐晦,就不怕弟子看不懂,或是误解。真有事误人子弟之嫌。”

那青年在思索中灵动的双眼在乱转着,略偏瘦长的下巴和有点深陷的眼窝告诉人,他是一个不太注意注意身体常的家伙。从有点凌乱的头发看得出他对自身形象并不太注意,或是临睡了,他穿的是小背心和短裤,看不出他穿衣的习惯,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形象,总的来说,这个家伙给人的是比较斯文的感觉,这是一种气质所然。

在他身后,一扇房门打开,一个和他年纪相若,身形比他更高几分略为粗壮的年青人走出来,揉着惺松的睡眼朝那个苦思的年青人做了一个与英俊相貌不符的鬼脸:“喂,你小子还不去睡么?都快一点钟了,明天还要发掘三号坑呢,你这……”

那个被打扰了思绪的年青人不悦地回过头来:“剑客,你穷嚷嚷什么,我正思索大天师羊皮书上的神之遁,别来烦我。要睡你自己先睡去”

剑客嗤之以鼻:“算了吧,你以为你绰号叫作大师,名字念得象大师,就可以参得透不成。当初你在茅山开掘天师墓时,不也练过茅山符箓法,到头来除了学会了一些象催眠术之类雕虫小技之外,一无所成。还有,你在终南山开掘重阳祖师观时,不是还练过全真诀么,结果是心神不凝走火入魔,差点送了命。倒好!现在又……”

大师连忙拦住他:“好了,别说了……”打了哈欠,他也悃了:“去睡吧,真是怕了你,你以为我学这些东西就没用?咱还不知道它们的用途,或是没找到系统的应用法罢了。我想,这个就象画一条龙,现在我们还在慢慢地在描着一鳞半爪,有点管中窥豹的样子,总有一天到画龙点睛时,我们就会一朝悟道,豁然而通。”

剑客嘿嘿笑个不住:“然后就鸡犬升天是不了,少做你的修仙梦了,你小子就算修得成也有限得很的,总之我看你个没长进的……”大师一拍剑客比他肌肉更为结实的后脖子笑骂道:“你给我住口,又来打击我的热情。”二人于是笑着进了房间。

天不亮,二人就起床。大师倒是随意地套上工作服,出去弄早饭。而剑客就拿了一把龙泉剑到院中去练了一阵剑,冲了个凉水澡回来后不吃早餐却在很认真地对着镜子上着发蜡。剑客本来就比大师长得要英俊,身材也更健硕,还很注意自身形象。加上长期的体育锻炼拥用一付好身板,所以他才是二人中最吸引女孩子眼珠的。相比之下略显文弱,还带三分书生气的大师却是他身边的陪衬一般。

上班班车的开车时间到了,这二人草草吃了那几片烤红薯和一杯牛奶就匆匆地提着小巧的发掘锄、小筛子和一帆布袋等考古发掘工具就和大队人马上车,前往考古发掘场。因为今天的任务是要开掘天师府的三号区。天师府第可是一个最大的道家遗址。相传是元代御封天师的府第,从但是,天师一系汉朝就在定居了这里了。

不过这次发掘的二十四代的天师的别府旧址。县志有记:二十四代的天师有飞遁之术,会飞天遁地,一遁不知所终。这片地区的文物分布在地下一米半到两米深的唐代土层。所以,要挖起来还是很累的。考古协会可是经过了很多方的协调才得到这个府第的开掘许可。因为天师的后裔不肯首的话,开发会引起道教协会的强烈抗议。

大师和剑客就是考古队的两个资深考古队员,二人同年同届同班从河南大学历史里毕业出来,同吃同住,好得可以穿一条裤子。两个都是家里没有长辈的孤儿,当时是政府保送读的考古专业。二人的考古业务都十分专精,所以年纪虽然不大,从实习开始就一直在这个考古队里工作五六年了,时间不算长,资格倒够老了。

而且考古队这种工作绝地是哪里有文物开发,就去哪里,走南闯北的,一年到头换驻地,中国方言的八大语系他们倒是学会六种,除了藏语和蒙古语之外,北方、晋、湘、吴等地的方言都是能说一口的,连人称鸟语的闽、粤土话他们都能听得会。

大师名叫洪达士可以说是个古文字专家,研究历史文物之余最爱玄学,每得古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