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所以都收回来,洗洗血迹后应该可再用的,丢了实在太可惜。一支箭制作起来没有十天半月想都不用想。其中至于箭杆完全折断或是箭头脱落几乎不堪再用的还不到一千支。再说,如果是用来做烧营的火箭也不需精确性吧。所以只要能射得出,不论坏成怎么样,都被扎了油布废物利用。

至于收回来的三百多张弓和有点损坏但还堪勉强一用两千多支箭,就放在前阵的步兵中。让他们膂力大的喽罗先在对阵双方尚未短兵相接时可胡乱放出去,只要能对刀枪不能砍到的敌人进行有效杀伤也就无所谓好坏了。不然那牛金鹏和骆擎天的一千余人马就是来看戏的,白吃粮不战斗了。浪费人力也是不好的,得让他们也战斗。

至于阵地上的兵器也被盗贼们收回来了。刀剑就堆在了箭阵后面的营地那边。被射坏的皮盾也被收来,安放在拒马和做护墙的车阵上,搭成棚状。有它毕竟比没有防护强。至少箭雨射来的时候有点东西挡一下,在下面最多被箭射伤,不易被箭射死。

至于收回来的一丈八长枪也有上两千杆。这东西多多益善。斜放在拒马上,一人两把,用来对付冲击拒马的骑兵最是有效,能让骑兵冲得快就死得更快。加上后面的箭阵,只要前阵不被突破,弓箭能持续杀伤,任它是什么精锐的军队攻来也不用怕。

剩下在死人的身上还有头盔和甲衣是有利用价值的。头盔是人手一顶了,别看只是硬皮所制,战场上可说不准什么时候挨刀着箭的,必要时该可以减少一点损伤也是能保人一命的。甲衣沾太多血了。大伙没兴趣要,就免得让死人赤身**了吧。

最后这一地的尸体,倒是最累人的事,不处理会腐烂的,而且一定会衍生瘟疫,象上一日摆在一边的尸体就开始有虫蛀了,尸水流淌,不得不从速处理掉。

还是余日庆想到最无奈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阵前五十丈左右划出一个弧形,叫人去挖多个每个宽八尺深六尺的坑。每个坑长二十二丈,大约是每隔了三丈挖一个坑。把尸体就这样放到下去,一坑就可垒放三千多条死尸。然后上面松松填二尺土。

这样坑里还差个一两尺没有填平,这样既能盖着死人腐气,也是一种陷坑,要是有人敢跳下去,必会陷进去。多出来的土就堆在坑与坑之间。并在土堆上放尖木桩。不论是人是马。要冲过来。必要慢下来闪避,在箭阵前减速,那就是等于在找死。

不过。这么一来工程量就变得很大,加上还要分人准备今晚警戒烧火用的木垛。只有一千多人在干活儿。到了天色发黑,还没到三分一尸体被埋下。而官兵这边一退回去就没有什么动静了,大约胆都吓破了。也有可能是在讨论下一步怎么样来破阵。

可是和大师和剑客与公孙凤还有骆擎天三兄弟普遍认为,今天晚上官兵很可能会来夜袭。于是,余日庆趁早就组织起夜里去烧营的二百多人先去好好休息了。到得晚上就看谁比较能折腾吧。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种骚扰足可让对手应接不瑕,没有功夫主动来进攻了。想到官军将一夜扑打着火的营帐,余日庆就是睡着了也带着笑。

到天色全黑时,骆擎天就带队领这二百人去了。这次去的人中,有一百四十个是能开硬弓的。把那些个有严重损伤只能扎上油布做火箭的箭只全带去。反正烧营与箭头锋利和精确无关的。只要能把带火的箭射得进营去就是了。这次只去了十五具连弩,照旧六十个弩手一人带一百五十支箭。只需射上几下就够让官军不敢追出来了。

作战计划就是,人分十六组,其中三组是各带五具连弩,分散到三个营门外边,只要有人出营就发一弓五支劲箭。总之让人知道你要便来,我早所有备,你的偷营无效就是了。五具弩就能保证可以不停地有箭发射,让人搞不清营门外边到底伏了多少敌人。黑灯瞎火的营里的官兵一定不敢动冲出来送死,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足够。

而烧营的分十三组,每营四组,就随时可以从各个方向上给敌人以火箭相袭。因为是布帐毡篷,所以要及时扑灭是不可能的。所以分成十三个组四面放火,这样做的话,官兵这一夜的休息时间又要落空了。余日庆就在大营和余下的五百多箭手好好休息。其余的一千多人在牛金鹏指挥下点着了火垛后就分批地去继续挖坑埋尸与休息。

大师和剑客与公孙凤三人就在最高那个树屋了望台上边聊天边查看敌情。眼见前面一片警戒的火垛的火光映照下,在挖坑铲土的盗贼们在兴奋地谈论着今天的胜利,不进哄笑出声,场面好生热闹。而远望官兵大营,风中隐隐传来惊锣响鼓呐喊连声,三个营盘内的被烧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