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说起来张守仁在胶州是一个名人了,在街上叫一声,十人里头最少有一半知道他是谁,灭冯三宝,杀海盗,赶走了胶州城的前任同知老爷和不少大人物,闹腾的风云变色。

从一个穷军户厮杀到朝廷从二品武官,年纪二十来岁,无有亲戚在朝中为官,这样的经历,已经是足够传奇。

而且张守仁对胶州城的影响,也是无比之深远了。

“到了,”在利丰行的商号门前,张守仁先是下马,然后把马缰绳交给迎上来的小伙计,笑着吩咐道:“涮洗一下,喂点精豆料。”

“好勒,客人放心,小的叫人去照顾。”

这会子的商行可不会狗眼看人低,管是什么客人,来了基本上是好言好语的相待。而且也不象后世那样,恨不得把所有物品都摆在外间,这会子有根基的大商行都是有点曲径幽深的感觉,虽然外间也有铺子,还有掌柜在接零散小生意,但骑马直入进商行的,那肯定就是谈大买卖来了。

这个伙计是守门上的大伙计,口齿灵便,人也聪明伶俐,不过不认识张守仁,所以只拿他当普通客商办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学生和山长(2)

张守仁也不介意,安然步入,在院子里也是看到来往奔忙的小伙计,在院子里头来回的跑着,显露出勃勃生机来。

“这位大爷……”

一行人进来,自是有够资格的大伙计迎过来,刚一句话出来,这个伙计就是把张守仁给认了出来。

当下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整个人的腰板都是挺直了一些。

“是大人,学生见过大人!”

眼看这伙计就要行礼,张守仁一把托住他,笑道:“你是打财会学堂过来的,是不是?”

“是的,学生叫杨英明,先前在方家集当学徒,后来报名进了财会学堂,现在有半年时间,学堂安排学生到利丰行来帮手,过三个月后,再继续回学堂去。”

张守仁的财会学堂,并不是光算术,也是有学习经营和后勤供应等诸多内容。

他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光是能算算帐,还得会生意,会经营,懂商务理念。这是一块,还有一块是懂得粮草供应的计算,懂得什么是合格的军队后勤管理,还要懂得建立一套现代化的财务理念和制度,要懂得什么是合格的审计……要是光培养一群只会做生意的,那还不如直接从商行里雇佣合格的伙计就行了,大明虽缺综合财会人才,但懂得用苏州码子算帐的帐花子还真的不至于找不到。

“嗯,能送你到这里来,说明你还是很上进的。”

“大人过奖了……哦,不,山长过奖了,学生不敢当。”

看到张守仁责备的眼光和提示的微笑,这个叫杨英明的学生立刻改了口,对着张守仁毕恭毕敬的叫起山长来。

所有的学堂,名誉山长都是张守仁。这个他是当仁不让,别人也没有什么话可说。这虽然也算是张守仁的恶趣味之一,因为成为山长或校长,这么多的学生全部在名义上是他的弟子,这满足了他模仿某个光头的恶趣味,同时也是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这年头,师长的权威可没被打倒过,学生们尊师重道可不是假的。

在大明,最恶劣的行为就是不孝,不敬师长也算是不孝的一个变种,在读书人中,破门出师算是最恶劣的一种恶行,比易妻再娶还要恶劣的多。

而且张守仁也是十分够资格了,毕竟他也在各个学堂都参与编定教材,贡献良多。而且办学的每一笔银子都是张守仁自己掏腰包。

这年头,肯掏钱办学的人是不少,但都是给自己家人办学,最不济也是自己的族人。

象张守仁这样,掏钱出来给所有的人上学,供给吃住,免其学费,只是要求学成之后为浮山效力……其实就算没有学上,这些人也是都得给浮山打工的,不然的话,他们又能有什么出路可言?

学堂里头,老师都是优秀的帐务人才,但张守仁要求的那些,他们自己都是不大懂得。所以前几个月,教导的都是算帐盘帐的技巧和能力,更进一步的经济之道,就得学生自己去实践学习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学生和山长(3)

张守仁当然编定了一些最简单的教材,比如复式计帐法,现代财务核算的流程,还有一些审计流程,计算办法等等。

但真正要叫各人学会,融会贯通,还有一段很长的道路要走。

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事,这种哲学问题在浮山没有争论的必要,所有学堂的学生都要面临这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