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4页)

参谋处都收到情报,卢象升在京师被召见时,和主持军务的杨嗣昌大吵一架,自此之后,他一再被分兵,然后粮草供给也日渐不足,到如今,已经是快要断绝的地步了。

这些事情十分复杂,三言两语的也是解释不清楚,所以姜敏只是选了个最简单的回答:“卢制台和监军太监高起潜不对,所以这权阉断了宣大军的粮草。”

“狗日的阉奴!”

“皇上怎么就不知道阉人不可信?”

“哼,家奴当然比外人可靠,你想,那些富家大户人家,有短工,长工,家生子,短工最不可信,长工又不及家生子奴才可信,这太监就是皇帝的家生子奴才,当然最信的过。”

“没有粮草怎么打仗?卢制台也该想想法子不是。”

“应该打附近州县调粮,不然的话,往河间诸府去,那边富裕,粮草肯定够。”

众人都是议论纷纷,特务处情报组的人倒是果然比那些只会蛮干的武夫要强的多,三言两语的,说的居然都是十分在理。

姜敏听的暗笑,正想再说什么,突然看到一队骑兵向这边飞驰过来,因向众人道:“诸位且请小心了,那边营中发觉咱们的踪迹,已经派人过来了。”

带队的是一个游击将军,姓张名岩,姜敏和丁宏广都知道这个将军是宣府总兵杨国柱的爱将,十分忠勇,加上人家官位很高,所以看到披着大红披风的张岩过来,各人都连忙跳下马来。

张岩挥动着手中的马鞭,也是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眼前这一队兵。

说是兵,但个个都看着十分机灵,眼神中是那种见多识广,并且读书识字的人才有的智慧灵光。

说是读书人,又是个个孔武有力的样子,而且头戴铁盔,身着铁甲,手中拿着的兵器都是熟铁打造,十分精良。

马匹也是上等好马,是从口外来的大马,不是靠近河南和山东的本地矮马。

这一队兵,怎么看都不对劲,但又瞧不出哪儿不对,饶是张岩见多识广,一时间也是迷糊住了。

“你们是打哪儿来,有无公文知照,路引凭证?”

“回禀将军,”此行一路过来,这种场面向来就是姜敏出头,他拱起双手,毕恭毕敬的对张岩答道:“我等是莱州府胶州守备游击将军张守仁大人麾下,奉知州与将军之命,押解一批粮船往河北,今粮船停留在临清,我等先行,垦请求见制台大人。”

“呵呵,你们家将军和这个知州还算有人心,难得,难得。”

验看了知照公文和路引,还有姜敏的百户把总的腰牌印信,一切确认无误之后,张岩脸上神色十分感慨,甚至是有点惊奇。

毕竟山东地方官,一路送粮食到临清,虽然还相隔数百里,还要叫宣大军去取,这有点口惠而实不至的感觉,但人家有这种心思,也是十分难得了。

张岩对张守仁显然一无所知,只当一个平常的将军,不过他还是很内行的笑道:“你们将军一定是将门世家,在胶州很有势力,不然本地游击兼守备,朝廷一般不会授给的。”

“我家大人是百户出身,不过曾经阵斩海盗千级。”

“哦,哦,原来如此武勇,倒是我失敬了。”

“不敢,将军远在宣府,不知我家大人事迹,也份所应当。”

“请吧!”

都是正根军人,虽然眼前这一伙军人气质有点不对,但军人的气息还是瞒不了人的。张岩虽然满怀心思,但对方盛情可感,因翻身上马,对着众人笑道:“远来辛苦,不过我们已经断粮数日,只怕是没有什么好招待你们的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帅帐(1)

第二百七十二章帅帐

说话的时候,这位游击将军神态自若,倒是浮山军人都感觉十分震惊和难过,但一时半会的,也是没有什么话可答。

在大家翻身上马的时候,丁宏广轻声道:“看这张将军脸上瘦骨棱棱,为国效力的军人竟是如此遭遇。”

姜敏也十分感慨,接口道:“这样的事,在大明由来也非一日。文官太监都视武将为奴,寻常小兵,连奴才也不如,宣大军敢死悍勇又如何?皇上在深宫中又不知道,只被这些下头的人哄骗罢了。”

这话是大逆不道,要是以前,大家一定不爱听。

老百姓是一直把大明天子当成真龙天子来看,大臣可能有错,太监没有好人,但圣天子抚育万民,那是绝对不会有错,就算是一时不对,也是被那些该死的奸臣和太监给蒙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