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这些流民,在逃荒之前也是普通的百姓,生平用过的最大的银子怕也就是三两五两的,这么沉甸甸的银子到手,这感觉真是份外的沉手。

领了银子的高兴,没领着的,就是在眼神中流露出不可抑制的羡慕了。

“小人愿意到浮山营效力。”

领了银子后,杜伏虎也是向着张德齐一抱拳,爽利的交代了这么一句。说完之后,才又面向自己的同伴们,沉声道:“这个世道,以前的老规矩讲不得了。要是能安稳务农,我们又何必在这个地方,流离失所,不能回家?张大人是好将军,跟着他,咱们心里踏实,他的营伍,不会糟蹋百姓,反而保国卫家,守护咱百姓人家安定的好将军,营伍也是好营伍,咱们受过恩惠,当兵吃粮,替张大人效力,也是把恩德还给大人,还给上天,我是要吃粮当兵了,你们愿不愿意,随你们的意思,这等事,是不能勉强的。”

说是不勉强,但有杜伏虎在前,其余各人,原本也是想往南直隶闯一闯,和未知的前途相比,入浮山营,地位和收入都是稳妥的,浮山营名声在外,十分响亮,也不曾祸害百姓,入此营中,当然比在外头瞎闯要强过百倍。

当下所有人都是答应下来,就在张德齐面前,画了花押,按了手印,算是正经的浮山营的学兵了。

而此时张德齐也是看到李鑫赶来,他心中笃定,向着四周大声道:“还有没有好汉,愿入浮山营伍,持戈卫护一方安宁?能扛起此木绕行百步身家清白有同乡具结作保者,便是我浮山营兵的一份子了。”

悄没声的,这个秀才又是在收人的条件里加了几项,不过在场的人也没有太在意,所有人都是被眼前的银子和浮山营优厚的条件给吸引住了。

入营之后,当学兵时就是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收入,还有米和衣服鞋子可领,这个待遇,除了关宁兵外,全天下没有哪个营伍当兵有这样的待遇。

第四百零八章 扩伍(3)

就算是京营御林兵,在这个上也远远不如。

况且就算关宁兵,说是有二三两一个月的银子,但如果不是将领的私兵和家丁,这银子也多半拿不到,上头克扣一半,发下来的一半还是黑糙粗劣,成色不足,夹杂石块等等,其中花样有的是,反正不会叫你领到足额的银子。

浮山这里,先就是大锭足够成色的银子摆在那儿,而张守仁的信誉也是响当当的,说他会克扣士兵粮饷,敢说这话的肯定会被听到的人一通耳光打过去再说!

“俺来试试!”

跟过来的河南流民不少,而杜伏虎一群的号召力也是足够,很快的,就是有个壮实汉子上前,先扛起木头,在附近绕行百步,接着找来几个同乡,具结作保,手续齐备后,领了银子,也是和杜伏虎等人站在了一起。

有一群人带头,事情就好办的多,闻讯赶来的河南流民越来越多,不过一个上午,从辰时到午时,这么几个时辰下来,在西牌楼附近就是征召了小两千精壮汉子加入营伍,成为了正式的浮山营兵的一份子!

这些兵,可是全部的良善百姓出身,身家清白,五代姓名俱全,具结作保,手续齐全,而且体力犹存,年纪也是在二十到三十五之间的壮实汉子!

到得晚间,在东牌楼和城中其余几个要紧地方都开设了征兵的点,有张德齐和李鑫联手的一番做作,倒是确实把风潮给抬了起来,百姓就是这样,容易从众,容易冲动,真的要摆明车马,说清条件,严肃认真的开展征兵,没准就不会这么顺当了。

到了晚间,合格登记的就有七八千人,愿意报名未及测试的还有三四千,算来在济南招募的人手是足够了。

预备还要在登莱一带再招募几千民壮,凑起两万人以上的额子,现阶段的招兵工作就能够暂停,张守仁这个副总兵,论起手上的实力,怕是很多总兵级别的武将都远远不如了。

……

……

“哎呀,他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麦少监和一群锦衣旗校是已经搬到了东牌楼外,住在一座告老京官的宅邸里头,这是山东官场对内廷使臣的尊敬,麦少监也不推辞,便是搬了进来。

这一次出使,虽然是风险不小,提着脑袋来干这个活计,但收获也颇丰厚。

山东官场,是刚经历一场地震,旧有的格局被打翻了,失去了平衡,巡抚被抓,总兵被撤,整个利益格局肯定是要重新布局的,这阵子,每天上门来给麦少监送礼的官员,也是着实不少。

虽说只是一个小小少监,但宫中的人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