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 (第1/4页)

“不坏啊,”孙良栋笑道:“以我的算术水准都知道,今年大约能有二百万石盐可销,也就是二百八十万两的纯利可得。”

“很好,算的不错。”

钟显面无表情的道:“先和大家说的是我浮山要养多少兵,底下再说收入,你们有什么感觉?”

“怕是够了吧?”

张世强对数字也没有什么感觉,小心翼翼的说出来,看到众人脸上都是似笑非笑,顿时就觉得无甚底气可言,有点心虚气怯的感觉。

“差的老远啊世强……”

张世福自从执掌炮队才知道什么是精细化,算术是每天都啃,对数字也是有点粗浅的认识,当下只笑道:“我们不光是两万七千的兵,还要养最少三十七个盐场的工人,大人向来是给人厚赏重利,激人上进的,此外还有七八个大学堂,几十个中等学堂也在各地兴建了,在莱州和东昌、济南、登州,我们要兴建三百多个田庄,子种耕牛都是大人出钱,农具也是浮山出,还要花钱买粮供给佃农,在秋收之前,这可都是投入没有回报的。另外还有一千多吏员,还有将作处是一个无度洞,新的火铳最少要造一万支以上,火炮要铸两百门以上,大人还要建一个骑兵营,算算战马是多少开销……”

说到最后,张世福脸色越来越凝重,原本还很欢快的语气,已经变成了十分刻板和磕磕绊绊不自信的声调。

在场的人,也是从一片欢腾变成面面相觑,这么算来,三百万的收入不够是肯定的了,关键是这个坑有多大,要拿多少银子才填的满?

第四百八十章 开源(1)

“世福的数字还是保守了……”

张守仁的眉头也是皱的紧紧的:“现在的火铳淘汰下来也不能装备给海防和陆防营了,直接分给几百个田庄,算算一个庄子也就摊上几支,数字还不够。这一块的钱省不下来,就是说新式火铳最少要在一万五千支以上。”

“火炮岸防火炮十二磅以上的重炮才装列了三十门不到,实在是青铜和生铁都不足。这一块也要加强,连岸防火炮加上野战火炮,总数要在六百以上八百以下才够敷衍。”

“战马就更是大头了,一匹合格的河套马或是口外马,均价总在六十两以上,现在还算是好时候,要抓紧买,过几年想买都买不到,所以是多多益善,我们自己要在登州找地方建马场,自己配种自己放牧,就算规模不大,也要把门路给摸熟……将来有好地方,可以大规模的放养战马。”

张守仁记得,在李自成与清军决战之时,大顺军的战马主要来源多是在明军手中缴获,一在朱仙镇一战之前农民军就已经有了两万人左右的骑兵,而且多半精锐集中使用,与官兵仓促一战就是靠的骑兵紧急扑前,扼住了官兵前进的势头,并且稳占上游,最终以断水一法使官兵不战而大溃。

而到了一片石之战时,李自成所部骑兵增加了不少,这其中还是有缴获的,但有一半以上就是在蒙古各部购买的了。

一片石激战后,主力御营大溃,骑兵折损干净,闯军之所以在后来的真定之战等战事中连接失利,主力骑兵损失殆尽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到了山西时,李自成连派大将去北边找蒙古各部买马,结果处处碰壁,手里捧着银子也买不到马了。

将来登莱镇的大敌就是东虏,而到了东虏入关时,蒙古各部已经全部和满洲站在一起,想找蒙古买马也必定是和李自成的下场一样。

这个事情,对张守仁来说是战略上的决择,现在多买和多养战马是为了将来不受制于人,穿越者的战略眼光若是不如古人,就该愧死。

张世强鼻尖已经冒汗了:“这得多少银子啊……”

其余众人,脸色也是差不多的难看。

各人算术再差,此时也都是大致有个谱了。

加上工人和医生,学堂里的教师,吏员,整个浮山系统已经是一个超级庞大的利益共同体,这其中军人的薪俸最高,也是因为军人需要承担出生入死的风险和平时残酷的训练,而吏员和医生们的待遇也不差,否则浮山医馆凭什么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医生前来效力?理想是一回事,现实也是一回事,张守仁不会是那种拿理想忽悠人过来,然后叫人全家喝西北风的那种上位!

但这么一来,摊子确实是铺的有点大了。

三万多人一年光是俸禄就得一百万银子,加上粮食布匹的开支和肉类的供给,一年折色两百万是最起码的,一个月连同农庄和盐田开销,最少得二十万才能敷衍的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