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 (第1/4页)

顺风的地方,不停的扬土。

扬完土,再换手,继续挑捡,再播扬,再挑捡,最后在簸箕里挑出一粒粒含着金子的大大小小的颗粒出来。

“大人,底下还要用东西把这些颗粒再碾压一遍,就象此前碾压矿石那样,然后再播,再压,总得好几次之后,才能得金。”

“其实碾压倒不费事,不停的砸就是了,就是这碎金藏在土石里头,播的重了,怕金子也掉出来,播的轻了,翻来覆去,还是那副鸟样,在几十斤土里寻几粒金子,不少人把眼睛都看毁了。”

张守仁纳闷道:“为什么不用水淘?”

“水淘?”

众人面面相觑,跟着过来的都是好手,但这水淘之法,却是没有人听说过。

“大人,水淘怕是会把沙金和泥土一起冲走啊。”

“也不知道用什么工具?”

“是真的没听说过……”

张守仁哑然失笑,到此时,他才明白,原来中国矿业确实较为落后,特别是大明在矿业上还不如前宋,技术上已经落后于西方了。

他吩咐道:“找一块铜镜,融一层银面于其上,多久能好?”

矿上能工巧匠很多,当下有人算了一算,笑道:“半个时辰足够了。”

张守仁目视李灼然,对方会意,点头道:“属下去办。”

半个时辰之后,一块镀了银的铜镜拿过来,虽然还十分粗糙,不过也合用了。

再找一处激湍水流的地方,将一簸箕泥沙倒一部份在镜面上,水流先是冲走浮土,再用手拨弄一下,水面之下银面之上,明显可以看到沙金在闪闪发光。

“这种办法,会污损水质,大量泥沙矿石入水,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以后矿石出来后,就用水淘法出金吧。比起现在的箕播法,最少快五倍以上。”

张守仁捡出几粒金沙,心中带着几分得意,也有几分迷茫之感。数月之后,这一片青山绿水,也将不复存在了。

然而,在整个民族的危急存亡之时,这种代价,怕是不得不付了。

第四百九十五章 铁矿(1)

解决了淘金的事,招远金矿的产量最少能提高三五倍上来,这样一个月可获利二三十万,整个矿脉年收入稳稳的在三百万以上,短期之内,算是解决了张守仁的财政难题。

要练精锐兵马,在衣着甲仗还有待遇上就不能弱,辽镇一年用三百万就能得大明第一精锐野战兵团,张守仁养三万兵,预算最少也是三百万了,能练出什么样的强兵来,还真的是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从招远回到浮山,头疼的事又跟着来。

“大人,俺现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没有生铁,俺只能叫大人另选高明了。”

林重贵现在也是胆子越来越大,从一个落魄辽民工匠被简拔于泥涂之中,对张守仁是向来忠心不二,不过以前在张守仁面前大气不敢出,现在也是敢说摞挑子这种话了。

“老林你说什么昏话,离了你将作处还转的动么?”

张守仁不免动之情理,勉慰了这个工匠头目一句,不过紧接着也是气闷。

他手头银子再缺,哪怕是前一阵子青黄不接时把将官俸禄都拖了十来天才补上,但屯田和新军,还有莱芜铁矿那边的银子是一文钱也没俭省过,按时拨付,最紧急时还请济南府的几家商行先垫付了一笔款子过去……就是这样,生铁产量还是徘徊不前,真是愁杀人也。

莱芜不是他的管区之内,张守仁这个救火队员也不能亲自前去解决问题。

当下招来钟显,询问莱芜铁矿的事。

“王老实等矿首其实是得力的,杨英明等掌柜经济也很内行,大人俸禄给的足,建高炉的银子也给的足够,但就是苦在人手不足。”

钟显已经在前几天到即墨接了官印,是正经的县大老爷,一身七品文官的袍服穿在身上,不知道羡杀了多少人……但即墨县的大老爷把政务交给县丞打理,自己还是每天在浮山大营这边出没,这种奇景,怕是整个大明也就浮山这一例了。

“人手不足就去招募啊?有银子还怕没人手?”

“这个事有过报告,大人你没看?”

“哦?哦哦,前几天去招远,大约是耽搁了。”

张守仁闹了个乌龙,自己老大不好意思,叫了一个书记官过来,交待其去寻找公文档案,然后就是和钟显一人一杯清茶,喝茶闲聊。

这种光景对这些每天十分忙碌的人来说是很难得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