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1/4页)

此时布置好的人手出面,两个太监都是会意一笑。

他们昨夜商量之时,便是定下眼前这一幕,不论如何,太监心思阴微狡诈,眼前这一幕,也是叫杨嗣昌左右为难了。

“张某人既然讲究军纪,咱们就故意弄些事出来,却看他怎样。”

“他不管,自是不能服众,他管了,杨嗣昌这督师辅臣的脸面往哪儿搁呢?”

“妙,妙极!”

勒索不成,按太监的习性便是要立刻报复回来,一刻也等待不得。今晨军议,他俩人原本也是该参加,此时陪杨嗣昌一并出来,也是要将事情弄大,给出面的京营将领撑腰。

“既然两边斗殴,参与人员一律仗责便是,何必多事!”

杨嗣昌知道此事不简单,当下便拂袖道:“些许小事,岂可耽误我布置军务之要紧大事!”

“此事不小啊。”这个参将操着京片子道:“大将军在此,听说最重视军纪,方抚台部下因扰民被诛三百余,末将听说十分惭愧和惶恐,今要请示大将军,这些犯禁扰民害民的败类,究竟该当如何处置为好呢?再者,贺副将与黄参将驭下不严,大将军也该有所表示吧?”

一句既出,在场文武官员都是精神一振,心知戏肉来了。

方孔昭神色较为难堪,但他知自己只是一个引子,当下便板着脸,不肯出声。

黄得功咬着牙齿,只强忍着不出声。

他不见喜于同僚,这样的事公推他来顶包,两个公公也不喜他,现在如果出声,那就前途尽毁了。

面对如此情形,杨嗣昌也楞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他说此事是他的职责,张守仁不能过问,似乎就是不将征虏大将军和荣成伯及金令箭看在眼里,如果他置之不理,任由张守仁表态处置,那自己这个督师辅臣的脸又往哪儿搁呢?

众多的文武将领,包括左良玉和张任学,猛如虎等总兵级的大将在内,还有宋一鹤等巡抚监军道兵备道级别的文官在内,此时都是张大嘴巴,呆呆的看着眼前这几个大员。

为将多年,为官多任,这样的场景和冲突,还真的是头一回见到。

在大明,文官是当之无愧的大佬,而这种颠扑不破的成规在今天的襄阳,竟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场制度上的难题,竟是这样突如其来的摆在了众人的眼前。

“阉奴可恶!”

“砰”的一声,张守仁猛击眼前桌案,霍然起身,两眼如电,看向对面两个正洋洋得意的监军太监!

第六百一十九章 气势

“你说什么?”

刘元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余的众多文武官员,甚至杨嗣昌在内,都是吃了一惊,吓了一跳。

“今日之事,无非就是你二人设计出来,令我与督师左右相争,导致文武不和。此等下作伎俩,除非汝辈阉人,还有什么人能想的出来!”

要说刘元斌与卢九德的设计是完美无缺,今日非叫张守仁难堪不可,最少叫他进退两难。按方孔昭的前例处断,一下子得罪贺人龙与京营两边的人马,同时叫杨嗣昌难堪。

如果不理,就是自己首鼠两端,处事不公,名声必然受损。

而就算张守仁强硬,也会传出他不敬督师,不知感人恩德的坏名声,毕竟登州镇南下立功,还是杨嗣昌不计前嫌奏调他们南下,才有斩杀张献忠的机会。

这样的名声传开,再加上挑战整个文官以文驭武的体系,固然这个体系已经摇摇欲坠,但做为第一个打破它的人,必定也会在形象上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个设计不可谓不巧,但核心是张守仁或杨嗣昌不敢与刘元斌和卢九德反目的基础上。

事实是很清楚的,敢来做这样事的,背后的主使一定是这两人,襄阳城中,没有第二种势力够资格和胆量来做这样的事。

张守仁敢拍案大骂,实出太监的意料之外。

刘元斌气的浑身发抖,指着张守仁,颤颤巍巍的道:“你,你怎么敢……”

“阉奴,若是在战场之上,扰乱军心,故意生事,本将宰了你又如何?”

张守仁仍然在大怒之中,两眼直视刘元斌。

在他的眼光之下,两个太监竟是退缩了几步。这一退,自己知道不对,但就是忍不住要后退。张守仁的气势,实在是太过骇人了一些。

这是这几年尸山血海中厮杀出来的凛然杀气,是为统帅多年的自信,是来自于登州镇将士强大的实力,没有这些,便是莽撞,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