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部分 (第1/4页)

山东镇那边不知道送了王承恩等内宦多少好处,这一两年来,崇祯不知道被灌了多少迷汤在耳朵里,要不然,当初也不会那么抬举张守仁了。

现在一想,自然十分狐疑,不过自从颁旨之事后,内廷对山东镇都是一片骂声……他们原本就是依附皇权所生的一群人,所谓的富贵与权力全部来自于皇权的外延,只有猪油蒙了心的人才会和乱臣贼子并做一路……当然,如果是真的王朝末路了,这些人卖起皇帝来也绝不会比外臣慢……这一点,皇帝在几年后就会明白,并且痛彻心扉。

现在崇祯皇帝却念不及此,想到内廷与张守仁已经划清界限,那么也不必给家奴们太多的难堪,见是王承恩加倍的赔着小心来请,便是轻轻点头,答道:“朕立刻就出去。”

“是,来人,给皇爷加一件大毛衣裳……皇爷,平台上冷,风也大,还是多穿些儿的好。”

“唔。”崇祯点头答应着,几个小内侍上来替他换衣服,虽然尽可能的轻手轻脚,他还是觉得太监做这些活太笨拙了,但再叫都人前来又大费周章,他不愿皇嫂在外久候,所以由着太监们替他穿了一身燕居的丝棉五团龙龙袍,披上玄狐披风,再戴上一顶仿蒙古人制式的镶嵌着东珠的貂毛大帽,紧束一身后,便是完全换了个人一样。

便是崇祯自己也觉得暖和利落,瘦削白皙的脸庞上,也是露出一抹笑容出来。

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

“臣妾恭迎皇上。”

“儿臣给父皇请安。”

“女儿拜,拜见父皇……”

两位皇后,都是穿着华贵的服饰,在一大群太监和都人的簇拥下,站在平台上观赏着宫中的灯景。

她们已经带着皇子和公主到东华门和西华门上看过宫外的胜景了,京师靠近宫城的地方无不是璀璨夺目的灯火亮光,令她们大开眼界,感觉十分欣喜。

身为帝王后妃,她们素来只能呆在深宫之中,如果是万历以前,皇帝一年总有几次出宫的机会,比如去昌平谒陵,或是去某座名山进香,要么近一些,出城到二十多里外的南苑去消夏……总有可去的地方。

正德年间,几次到山西或是到扬州,南京,后妃也有幸跟随,不过那是百多年前的旧例了,正德皇帝因着此事也成为文官笔下最荒唐的大明皇帝,以今上的性格,断然不会有此举了。

就算是万历年间,皇祖也是几十年未出禁城,不仅不曾有什么南巡的念头,甚至皇帝多谒陵几次也被文官上疏说话,说皇帝谒陵是假,游幸是真……万历皇帝接到上疏之后,沉默不语,不过自二十余岁一直到死,就再也不曾出城谒陵了。

不仅不再谒陵,连南苑也不去了,甚至城中的南内和西苑也不大去,三十多年的时光,皇帝就是在紫禁城中度过,宫中还分内朝和外朝,去掉三大殿的外朝之内,内廷的空间其实真的不大……也真不知道皇祖父怎么忍的下来。

崇祯虽然不至于和他祖父一样等若囚居,但国事一直不顺,所以也不大有游幸的念头,只有在春天时偶然游一游西苑和景山,随着国事越来越败坏,连这样的机会也少的多了。

等他一出来,看到皇后和田妃、袁妃都是盛装打扮,脸冻的红扑扑的,但眉角眼神之中都是有洋溢着的快乐神情,崇祯突然感觉心中一阵酸楚……自国事日坏以来,皇后和后妃们都看着他的眼色过日子,他一不开心,整个后营都是郁郁不欢,皇后也是整日没有笑颜,就算是崇祯下旨叫她们去景山游玩,或是去西苑散心,皇后和诸妃也都是不去,宁愿也在这冰冷而无趣的宫城之中陪伴自己。

“等开春之后,春暖花开之时,一定要带着她们登上万岁山顶,烹茶下棋,以为一日之欢。”

在一瞬之间,崇祯也是暗下决心,打算过一阵子,就带着后妃和皇子公主们一起到万岁山去游玩踏春。

至于田妃,更是叫他觉得心疼,田妃替他生了三个皇子,五皇子夭折了之后,田妃的身体就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现在看去,面色灰暗,下巴尖的厉害,虽然努力在脸上调匀宫粉,仍然是明显能看的出来,不论是气色还是神采,田妃都大不如前。

他顾不上先和田妃说话,而是急匆匆的赶到张皇后跟前,深施一揖,行礼道:“朕给皇嫂问安了。”

“皇上快快请起!”

张后微侧身体,同时福了一福,就算是给崇祯还礼。

不是这样特别的日子,张后和崇祯是避而不见,一年也见不上几回面的。小叔子和嫂子的身份十分尴尬,张皇后平素只在自己的宫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