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部分 (第1/4页)

一千多骑兵先是小跑着,接着在相隔五百步左右的地方,猛然发力,战马的马蹄上下翻飞,远远看去,马腿似乎是一片片小小的从林,在狂风中急速的摆动着!

大地开始震动,天地为之变色,如果在浮山军这一边,虽然对面冲过来的只是一千五百骑,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千军万马,天地之间,似乎全部是疾驰而来的敌人,放眼看去,到处都是旌旗飘扬!

不得不说,在险山堡这里做为大战的战场,马洪俊是挑对了地方。

在浮山军身后,两侧不到二里地方是几片密林,正中后面沿着官道和平地过来则是险山堡,虽然这堡驿不大,但倚在身后,清军想两翼包抄就很困难……得绕很大的圆圈才能办的到。

在堡前,则是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形成的平原,当然,还有蜿蜒曲折,在苍茫大地之中,一路过来的宽阔大道。

这样的地方,遍及落叶和枯草,天地之间,一片肃杀,用来做战场,简直就是梦中所想的理想之地。

眼看蒙古人冲过来,马洪俊的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他的右手缓缓抬起,却是并没有放下的打算。

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战

蒙古人果然没有直楞楞的撞过来!

他们没有那么蠢,阵而后战是步兵的拿手好戏,骑兵想破步阵,法子很多,但蒙古人最拿手的肯定不是直接破阵。

两翼蒙古人都是冲到不足百步的地方,然后突然又放缓速度,战马很熟练的开始转变,原本是直冲的阵式,一眨眼前,就成了两翼齐飞,互相对面的横列阵势。

与此同时,蒙古人开始神奇的一伸手,弓箭便取在手中,并且迅速搭上箭矢,根本不用瞄准,但听嗡然一声,一团团的箭矢遮天蔽日,向着明军阵列这边飞过来。

“稳住,不准动!”

“都穿的有甲,北虏的这箭不过是一石力都不足的骑弓,没甲都射不死人,不准动!”

“谁闪动一下,四十军棍,惊呼出声,八十军棍,转列逃走,立斩!”

蒙古人一射,浮山这边就是在军阵中响起了军官们的叫喊声。

新兵中确实有不少胆怯的。

平时的训练再严,临阵肯定会有心神上的波动,特别是对方千骑万马的过来,张弓搭箭时,似乎天地间所有的箭矢都是对着自己来的……每个新兵都得过这一关,当人害怕时,那种压力会把一切坏事和最坏的可能都揽到自己身上来……戚继光说过,临阵时能不左顾右盼,不张惶,嘴里还有唾沫的就算是好兵,确实也是如此。

好在浮山的训练确实有独特的一套,军官们的威严也是根本不容触犯,军法官们虎视眈眈的四处巡视,稍有需要,立刻就会将人拖下,打军棍或是斩首,都会立刻执行。

平时浮山执行军法就是十分严格,没有半点可商量的余地。该打就打,该罚就罚,赏你时不会打折扣,打你军棍时也不会有什么情面可讲。

时间久了,大家当然也都是习惯了,在军法官的吆喝声中,一个个都是站立的笔直。

蒙古人的箭矢确实也没有什么威胁,他们的箭也是铁箭,但是弓都是短小乏力的骑弓……没有几个人能在战马上开步弓。

射完一轮后,两边一交错,蒙古人再一次在阵前来回的奔驰着,激起的烟柱冒起半天高,无数的枯草,带着草茎的泥土,半腐的落叶,这些东西被马蹄带起,因为上次的箭矢取效有限,只有少量射中了明军,而被射中的明军连拔去箭矢的动作都没有……破甲的少,有伤害的少,多半毫无用处,软飘飘的箭矢落在地上,明军连去观看的兴趣也没有。

只有极少的箭矢射中了明军的胳膊,大腿都防护稍弱的地方,有一些医官模样的跑进了阵列之中,将伤者抬下去处理……这样的场面极少,可能不到十个人撤到阵后,这给蒙古人的士气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自从听说明军在险山布阵,他们就知道自己必定是前锋,而身为前锋一战破阵的事情也很多,此次战事在大清的后方开打,自然是各方都看重的战事,这些蒙古人原想一阵破敌,明军的表现,叫他们感觉脸上无光,十分丢脸。

两个固山额真开始责骂起来,骑队中不乏科尔沁部落的台吉和敖汉部落的小台吉们,他们也跟着一起责骂起来。

在责骂声中,骑队又往前了一点,现在他们突进到五十步之内。

在这个距离,骑弓也能发挥一点作用,运气好的话也能射死人了。

不过蒙古人的前进道路就在这里被终结了,从明军阵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