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

在几百京军一路护卫下浩浩荡荡赶到栖鹰山,觐见等候已久的皇帝陛下。

新任国师阳寿将尽,谁不知道他会不会发疯,宫中禁卫如临大敌。

走进大殿,看着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看着他们那复杂的表现,秦风发现当大秦皇帝,当大秦的官,真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真有些同情御坐上的便宜父皇和身边这满朝文武。

为了这一刻,礼部准备了近两个月。

册封仪式顺利之极,简单之极。内侍宣读圣旨,奉上一枚象征国师的白玉印鉴。

黎昌给足面子,躬身领旨,然后大大咧咧坐到皇帝下首。

面对已长大成人,却让人不省心的儿子,秦皇是爱又恨,用尽可能亲切地语气说:“皇儿离京三年,孝心感动天地,去团聚吧,好好陪陪你母后。”

可怜天下父母心,母后当然要陪,但现在有更重要的事。

秦风深吸了一口气,抬头道:“启禀父皇,儿臣回京这一路上,累遭宵小暗杀。在我大秦土地,竟敢行刺大秦皇子,可见治安之混乱,不法修士之猖獗。三圣宫力量薄弱,且只是协助朝廷管理天下修炼者事务。国师及儿臣一致认为,应在吏部、刑部、兵部、户部、工部及礼部之外设立一个专事管理天下修炼者事务的衙门。“

天下已经乱成这样了,设不设有什么区别。

秦皇紧皱起眉头,右相等文武面面相窥,黎昌端坐在御座边微微点头,表示这确实是他的态度。

“名称儿臣都想好了,可称之为大秦修炼者管理与服务衙门,简称‘修部‘。尚书一人,侍郎数位,主事、堂官按需配齐。修部大堂就设在三圣宫,无需再大兴土木……儿臣不才,愿出任修部尚书,为父皇分忧,为我大秦略尽绵力。”

谁能管理好天下修士,谁便能掌管天下,他这是要另立朝廷!

“陛下,老朽以为设立修部,势在必行。十八殿下出任修部尚书,众望所归。”你没想到你儿子要夺权吧,黎昌感觉很是好笑,不失时机再次表明立场。

逆子,逆子!

居然敢伙同八荒宗妖人逼宫,秦皇脸色铁青,气得双手都在颤抖。

有三大宗门在那儿,天下修士怎么管,既然管不了不如让他去折腾。

能不开战就不开战,先稳住这个老疯子,先稳住三大宗门才是第一位的,族老院大长老与右相对视了一眼,起身道:“以老臣之见,设立修部并无不可。只是蛮族犯边,粮饷拮据,恐怕挤不出修部开衙所需之粮饷。“

“大长老无需为此担心,修部一应所需,本王想方设法自筹。”

翅膀硬了,摆明既要爵位又要权。

右相同样不想激怒黎昌这个老疯子,不动声色地问:“官员呢,既是我大秦修部衙门,官员是不是应由吏部选派?”

“文官自然要从吏部请调,武官恐怕只能向兵部报备。相爷提起官员,本王倒真想调几个人回京,靖南府守蔚义保、泽平府守上官辰、丰塘府守叶松,他们熟悉三大宗门,出任修部侍郎最合适。此外本王打算将靖南府长吏司空飞,绿岗府典薄项国忠、骅亭府长吏雷鹏等一起回京的文官调入修部,出任各司主事。“

三大宗门眼里没朝廷,你这个逆子眼中不仅没朝廷,连朕都没有!

秦皇气得咬牙切齿,岂能由着他逼宫,蓦地站起身:“兹事体大,容后再议。聂相,代朕恭送国师!”

刚才躬身受封是给你儿子面子,真以为老夫怕你不成,黎昌冷哼道:“陛下留步。”

“国师有何见教。”

“现已查明,一路之上行刺殿下的既有乌氏余孽,也有来自极西之地的散修,殿下今夜便要同老一道全城搜捕其同党。名不正则言不顺,究竟是由我三圣宫搜捕,还是由大秦修部衙门拿人,请陛下及诸位大人三思。”

极西之地的散修会去刺杀大秦皇族,他们脑子有病啊!

无理取闹,胡搅蛮缠。

现在的问题是他一口咬定,谁也不能说没有。而只要是勋贵,几乎家家都有子弟去过极西之地,有的还在极西之地娶妻生子。全城搜捕极西之地散修,很容易把勋贵牵连进去。一旦把勋贵牵连进去,好不容易才缓和的形势又会紧张起来。

秦风不管怎么疯,终究是大秦皇子,由他出面远比你这个妖人出面好。

反正已糟糕成这样,再糟糕还能糟糕到哪儿去,要是真能干出一番大事,真能把三大宗门治得服服帖帖或干脆铲除掉,将来推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