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部分 (第1/4页)

随着九月底的来临,各种各样的奖项也纷沓而至。除去年末那些出名的盛大颁奖典礼外,各个网站、报社等也都有举办颁奖典礼,只是规模不大,名声不显,当红艺人如bigbang、少女时代等基本不会参加。

很少有人留意到,或者说即便留意到也没有在意,今天举办颁奖典礼的报社比去年少了一些。韩国大大小小的颁奖典礼实在太多了,以致于哪怕缺少一些,只要不是久负盛名的盛大典礼,就不会有人在意。

报业界的内部人士却隐隐得知,报界正在酝酿着一股诡异的气流!一家名为ky报社的中型报社先后收购了另外几家规模差不多的中型报社,而且据传闻正在向韩国排名前几的一家大型报社发起收购!

后面那个消息绝大部分人都只是道听途说,但却不妨碍他们进行猜想、议论,纷纷奇怪ky报社是得到了哪个财团的注资。

之前,ky报社虽然在圈内也有一定的名气,但却只能归于中游水平。但自从独家爆料克里斯托弗。诺兰与金圣元的关系后,ky报社的名气便随之传遍了大半个韩国。而后更是动作频频,先后出手、以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收购了几家中型报社,甚至还没有整合,便又传出ky报社向另外一家韩国排名前十的大型报社发动收购的消息。

如果没有外部注资。ky报社的行为无异于蛇吞象,自寻死路。

不过,这些消息只在报界内部流传,外界关心这个的不多。毕竟没有什么任何确切的证据,而且无关人士对这种事件很难提起兴趣。

真正引发人们关注的是另外一条消息:“呼吁打破韩国媒体所有权方面的管制壁垒!放宽规定,促进韩国媒体公司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

这个消息的来源已经无从考察,但借助网络的力量以及有心人的传播,很快便传遍了整个韩国。

对于是否应该放宽传媒行业的管理规则,政府历来都有纠纷。现任总统李明博是支持放宽政策的,但反对人士却表示。韩国同其他地区的技术以及媒体潮流依然不合拍。

一直以来,韩国都是以三大主流电视台和m电视台为主。虽然部分报纸媒体很早便已经开始运营有线频道,但仅限特定类型的内容,并且有线电视营办商不需要传输这些节目。

如今这个消息的目的很明显是直奔新的电视台而去!有心人都能一眼看出。

虽然支持方和反对方的争执一直没有停歇,但很明显支持一方占据上风。早在今年七月份,国会就通过了媒体行业改革的相关法律,只是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有人想要更进一步。

传播者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朝鲜日报》、《中央日报》和《东亚日报》这三大报业,早就已经对电视台垂涎欲滴!

这个消息传播开后,三大报业立刻便开始尝试着推波助澜。发现形势有利之后便又飞快地加大力度。

政府中的支持一方与反对一方再次开始了讨论、争辩。

……

《每日经济》创刊于1966年,是韩国最有名的经济日报,曾因为准确地预报了97金融危机而被誉为“韩国的救命稻草”,并因此一跃成为最受韩国领导人、大学生、金融家和学者欢迎的四大优质报纸之一。

此役成功之后,《每日经济》便雄心勃勃地想要成为韩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展的领头军,试图效仿《朝鲜日报》渗透到韩国的每一个角落。

但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传统报纸的市场遭受重创,很多报社纷纷倒闭。虽然《每日经济》作为韩国最受欢迎的经济类报纸,遭受的打击相对较小。但发展的脚步却也为之停滞。

2007年…2009年,《每日经济》的发展甚至出现了后退的趋势!尤其是2008年经济危机中,《每日经济》没能事先预警,使得报纸一直经营的神秘光环顿时黯淡很多。

进入2009年,韩国政府也没有再采取《每日经济》事后弥补的建议,使其遭受了更进一步的打击。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此番对于传统报业想要进入电视媒体的消息。《每日经济》的内部也分成两个阵营争论不休。一方面自然是支持者,认为开办电视台,能够大大增加报社的影响力、获得更广的收益来源等;而反对一方则认为电视台的投入太大,必须筹集大笔资金,以便为电视台配置设备并安排节目。可是考虑到政府对广告费率与销售的控制,其投资回报尚不确定。更何况,这件事能不能成还不一定。

双方争执不下,召开过几次管理会议未果后,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