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初雪 (第1/1页)

人越多,一碗水越难端平,哪怕是王烨定下了大略,具体到各军的排兵布阵,依旧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好在萧嘉穗在走神的时候,也是大略的完成了排兵布阵的预想,毕竟这地形也决定了玩不出什么高端阵法出来。 在锥形阵、雁行阵、常阵、平戎万全阵之间寻摸了许久,萧嘉穗最终选择信大宋太祖一把。 平戎万全阵,就你了~ 把事情分派完后,王烨就回去睡觉去了,大事抵定,这次倒是睡得蛮香。 次日一早,果然起了东北风。 瞬间又冷了了许多,梁山士卒又开发了一种新的披甲方式,内衬皮甲外衬布甲,防风御寒又防箭矢,除了重了点没什么不好。 果然是小冰河时期啊,往常不应该这般天寒地冻的。王烨策马在营寨外的一处山丘上,心中暗道。 身边是萧嘉穗、王石头、李天锡。 “萧兄,你说高丽为何这般着急决战?”王烨突然问道。 可不是着急决战吗?从拓俊京下战书开始,这事就透着一股诡异,讲道理,他们是属于本土作战,后勤补给线也短,立国百年的积蓄都拿来打这一仗,也不虞物资短缺,怎么王烨说十一月初三就初三了。 “此事,小可也觉得蹊跷,只能试着从几个方面解释一下。” “萧兄,请讲。” “其一,当是士气,高丽朝廷此次扩军,规模极大而且成军急速,兵员也多是因战争流离失所之高丽百姓,和大宋灾民成军一样,这样成军自然轻松,而且一时之间士气也无虞。但终归是有诸多隐患,这般血气之勇可以一时而不能一世,如今,大半年已经过去,流离失所之后,高丽百姓也是需要为生计而奔波的,而不是记着仇怨,去战场拼命,活着才比较重要。” “当然,此事在于引导,如果高丽朝廷能手段得当,把这一时之仇恨长久留下来,大概也能成事。” “只是根据军情处消息,高丽朝廷处理的并不妥当,逃难的与当地人,新成军的与原本的士卒,矛盾重重,咱们这一路打来,少见高丽军伍之间互相援助,诸多乱象已显。” “关键是我梁山对高丽百姓并不严苛,谎言终究是谎言,可以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所以这仇恨就不牢固,不如当年乞活军那般立军方便。” 王烨点点头,倒是能理解,人心总是利己,对这些人来说,自己和家人活下来才是第一需求,这是天性,至于报仇,那是后面的事了,人与人之间本就不能相互理解,所谓共情本就是伪命题。 “其二呢?” “其二就是高丽士卒战斗力下降,而且是极严重的下降。我们都说士卒经历实战能更强,百战精锐更是精锐的说辞,当年小可读兵书也是这般认为的。但如今领了兵,才知道百战精锐就是晃点人的一种说辞。” “战场之上,箭矢擦破皮都有可能感染而死,高丽士卒轻伤阵亡率一直在六成到七成之间,哪里能有让他们百战的机会?” “所以这士卒啊,终究是在日常训练,战事经历一两次即可。” “而我梁山与高丽前后大战数十次,累计斩首俘虏,怕是也有小十万了吧。” “炖刀子割肉最是致命,哪个国家损失十万士卒不伤筋动骨,乃有亡国之危。何况高丽本就是措尔小国,总百姓恐怕还不到300万,平日常备士卒不过十万余,哪里能承受这般损失?” “如今,高丽士卒披甲率越来越低,士卒资质不一,便可见一斑。便是原本有些储备,也经不起这般损耗。” 王烨点点头,心中了然,战死或者被俘虏一个士卒自然不是损失一个士兵士兵的事情,首先是他的一套装备,杂七杂八的加在一起,实际不少花费的。 还有抚恤,抚恤或许不像王烨这么简单粗暴的直接给那么多,但是必定是要有的,就是大宋对阵亡士卒也是有许多抚恤的,家中子弟优待,免税,丧葬等等,总得花费或许没梁山多,但是也不算少,而且这部分还不能少,不然谁当兵拼命? 同样的,损失的青壮,也是社会劳动力,如今俘虏的六万高丽青壮,分散在济州岛、光州、晋州、大田、大邱等地修路、挖渠、建城,还有水泥厂、砖厂、家具厂等各处,为梁山建设添砖加瓦,自然就是高丽青壮劳动力的减少。 高丽的人口损失实际上远远的不止因为战场直接造成的十多万战死和俘虏,也不止如今在梁山治下的近二十万百姓,损失人口实际应该已经接近百万了。 除了因为战场波及死于疾病、溃兵、逃难等种种情形的,更多的是失踪。 高丽多山,最合适、最方便的躲避战乱的方式就是进山,然后就成了山民,不在梁山治下,也不在高丽治下,等打完了,如果还活着,就跟着胜利者过日子~ 而梁山之所以能越打越强,则是因为一直从大宋收拢百姓上济州岛,然后转运到高丽各处。 如今天气转冷,一个月两三万百姓上山还是有的。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