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应对 (第1/1页)

许多人对宗泽最大的误解,大概是他是个文官,而且还是个年纪很大的文官。 “慌什么!”宗泽喝道。 “学生羞愧。”蒋敬拱手,无论是年纪还是学识,宗泽都教了蒋敬许多。 “你且去组织城中守军,谨守城池,此处绝不能出问题!”宗泽皱眉说道。 “人在城在!” “不,哪怕人不在,城也要在!”宗泽道。 “喏!” “通知扈成,不用来援济州城,去东线战场!” “喏!” 情况虽然依旧不太明了,但是有些事情是可以确认的,比如敌人的最大目标,一定是济州城。 城中不仅有巨大的财富物资,王烨还有山寨头领家眷也是在这里的,无论是针对梁山还是为了钱粮,济州城都是目标,所以这地方不容有失。 不要说什么外面村庄百姓的安全,众生平等的是佛祖,而不是宗泽。 宗泽翻身上马,打马朝预备役兵营而去,骑术并不如和精通,雪天骑马不敢走快,万一出了意外,那乐子更大了。 宗泽从不吝惜己身,只是越是危亡之际,越是不敢死。 如今想快速平定这不知数量、不明底细的贼寇入侵,最稳妥也最合适的办法就是找预备役,现成的将领就是王进。 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梁山总教师,便是一员良将。 “传令各村,一级戒备,联村自保,无令不可外出救援!” “喏!” “传令守备军各部,各留一都人马驻守本寨,全军出兵剿匪!” “喏!” “命令各乡镇组织现役休假与退伍官兵,于济州城集结武装,以作后备!” “喏!” “……” 人总是复杂,宗泽当官的时候官评并不好,为人粗鄙、过于刚直是许多同僚对宗泽的评价。 当然金要火炼。有些人,不遇到事情,是看不出这人到底怎么怎么样的。 而宗泽无疑就是那种遇事不慌的,命令有条不紊。 也许事后讨论,可以讨论出某一处的安排是不是有待商榷,但是最起码现在这个时间,一个能做决定的宗相公是最重要的。 “宗相!”披挂了王进端的威风凛凛,只是如今却是焦急。 王进教过的人有很多,可真正的徒弟只有史进,如今这莽孩子还在东边拼命。 王进膝下无子,指着史进养老送终呢,怎么可能不着急? 七月的时候,大朗做了济州岛守备都指挥使,可是终归少了历练,年轻不合适,自己又寻寨主说话,退了回来。 如今不在职,倒是真拼命··· “兵马整备的如何了?”宗泽问道。 “预备役中轻骑和新晋燕云骑共计千余,已经支援到东线,如今步兵整备有六千余可战之兵马,只是训练情况不一;探马来报,是倭寇来犯,总计当在万人规模,甲胄不多,但是弓箭颇为厉害,如今大朗···大朗··” “大朗勇武,应当无碍,教头且先安心!”宗泽道,“此战大朗那边需要支援,也需三军用命才成,济州岛安危系于教头一身。” “漂泊无依之人,幸得存身之处,敢不用命!”王进拱手道。 “那便把教师们都派出去吧,支援大朗,只要大朗那边稳住,咱们才有时间,不至于局势糜烂。”宗泽道。 最重要的实际是不要让整个倒乱起来,那才是真的灾难。 “喏!”王进拱手道。 济州岛如今最强的单兵战力,就是预备役教师团,没有之一。 从王进上梁山就是梁山预备役总教头,一个人不能真的带过来这么多人,所以王进一直在挑选合适的人,亲自教习枪法、骑射、武艺。 可以做教头,也可以发出去领兵,像史进去寻的刘道曾经就是预备役教头,转的济州岛守备军指挥使。 大队人马出动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预备役从披甲到集结,还要行军近三十里,注定这场倭寇入侵对济州岛的伤害还要继续。 甚至这一仗打到什么时候都不好说,所以先把教师派出去就是无奈之举了。 ··· ··· “驾!” “驾!” “驾!” “驾!” “··· ···” 杨端慢慢放慢了马速,即使一人双马,也很难保证到了战场还能有足够的战斗力,这就是偷袭对济州岛防御体系的伤害。 济州岛东西长近一百五十里,地图上虽然看着小,但是实际上很大的,而济州岛的防御体系实际是建立在近海防御上的应变机动防御。 而十一月十四,因为天气原因、警戒重心放在西线等诸多问题,近万大军突然袭击,确实打在了梁山济州岛防御体系的要害上。 杨端:“郭信、苏吉、张翔、方顺、沈安、卢元、王吉、石敬、秦升、莫真、盛本、赫仁、曹洪、石逊、桑英···” “在!” 杨端就是教头中的临时统领。 “今日若能生还,请诸位兄弟喝我喜酒!”杨端道。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