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碾压局 (第1/1页)

王烨没心情跟高丽在这般纠缠下去了。 打个仗吗,为什么要弄成回合制,既然能打过,那上来就贴脸开大不好吗? 非得等胸口灯亮了,再放光线技? 十一月十五日,只是风雪停了,地面积雪都没有清理,在整备了军队之后,王烨就已经选择了攻城。 这般情况攻城,需要的就是绝对的“家庭地位”了,王烨在梁山军队体系中的地位一直很高,这其中原因很复杂。 首先是梁山如今统治基础的百姓来源,除了河北灾民,就是无产少产农民或城市底层百姓,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都是赤贫百姓,都是大宋底层,都是弱势群体,快活不下求的人,某种意义上,王烨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不求所有人都知恩图报,最起码这份救命之恩,让王烨对梁山的统治迥异于一般盗匪或者说政权,而且还有许贯忠一直在强化这个救命之恩的概念,在如今的普世价值观下,王烨自然能在梁山体系内一言九鼎。 然后就是王烨本身,人长得好看,这个其实挺重要的,一个长相好看的人会有很多优待,如果王烨长得跟李逵似的,就绝对不会像现在这般顺利,脸是对地位是有正向加成了,看脸不止现在,古今皆是。 除了脸王烨也有才,武艺又好,读书识字,治政农桑也都懂,博学多识,见多识广,天生就是一副带头大哥的模范版本。 最后就是宗教信仰,某种意义上,王烨就是梁山军队的信仰。 很多人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没有“上帝”的,但实际上国人是有信仰的,只是中国人的信仰从来都是交换,你能给我好处,我才信你,所以国人的信仰重点就是灵不灵? 烧十块钱的香,许两个亿的愿,就突出一个诚恳。 而王烨,就是不自觉成神,他能让一个普通农民一个月就成为精锐骑士(燕云骑),他能把必死的人拉回来,并且还能让人身强体壮,百病不生,长生不老(霸道),他还能让天上雄鹰为他所用(心转身)··· 然后,越传越离谱。 虽然许贯忠一直想把王烨往“人”的方向拉,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这就是王烨金手指玩的比较大,根本拉不住。 毫不夸张的说,王烨在梁山士卒之中,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而如今,王烨生气了。 三年前的王烨生气,大概就是杜老大和王石头来哄哄他。 而今天的他生气,真的是会风云变色的。 就是天气都格外阴沉··· 嗯··· 可能是因为大战来临时心理因素导致氛围的渲染,王烨倒是不能背这锅。 今天的攻城是郝思文布置的,梁山如今的标准攻城方式,床弩、投石车、鹅车、乌龟阵、陌刀营··· 简单说就是远程打击压制城墙守军,然后炸城、继而攻城的标准套路,一眼就能看明白,而且就是南门,其他城门都没有放兵力的。 区别在于,王烨今天位置比较靠前,靠前到什么程度呢,离城墙不过三百步。 李资谦看着城墙下的梁山军阵,又看了眼那个插着稚羽的显眼包,微微皱眉,“不能派遣精锐,阵斩了那个王伦?” 不得不说,王烨站的位置,实在是太诱人了,斩首行动收益高,投入小,真的很心动。 “此人此举看似冒险,实则就是个陷阱。”朴景仁无奈说道。 那人虽离城墙只有三百步,但是身边就是那最精锐的陌刀营,还有精锐骑兵两百余,你派多少精锐能够? 陌刀营什么情况?那人身边的骑兵多精锐,你一个元帅真不知道吗? 靠床弩? 还是硬弓? 不看看现在城墙上被人家给压得抬不起头,连个角楼都没了。 “若是能斩了这王伦,才是一劳永逸之法。”李资谦道。 李资谦不是不懂,而是真的没办法,高丽立国百年,无论是面对辽还是如今刚起势的女真,这些人想打高丽都很难。纵观史书,高丽甚至算上高句丽,能面对强敌而不亡,地利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而梁山从一开始就没有按套路来,古往今来都是从北往南打,真没见谁一上来就奔着那济州岛去的?! 如果不是梁山占了耽罗岛,许多高丽百姓估计都不知道,高丽还有那么一个地方。 看高丽的城池分布就能看出来,北部才是高丽的防御重心,所以梁山才能一路打的轻松。 高丽是半岛国家,但是海军从来不受重视,理由也很简单,举个例子,你有一万大军,出海,然后船遇到风暴沉了··· 高丽知道大海的危险和不确定,所以从来不以海军为重,结果被梁山一刀捅到肺岔子,到现在都没反应过来。 “看他这般作为,今日攻城他是要冲锋陷阵的,如此便可布置一番。”拓俊京道。 倒是没有保证什么,有些人,真的是上了战场就没法处理的。 “如此,你且去布置,帅旗留于此处,朴帅主持此间战局,老夫去他处看看~”李资谦道。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