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棒打洪教头,哦,没打成~ (第1/1页)

“少爷为什么帮他呀?”从董平他们一家临时居住的窝棚中回来,王石头忍不住问道。 如今还喊王烨少爷的,也就只有傻乎乎的王石头了。 王石头实际上又是个话很少的人,只是作为一直跟在王烨身边的人,王石头不太理解为什么王烨会选择帮董平一把。 因为作为陪伴王烨时间最长的人,王石头是知道王烨对董平是非常嫌弃的。 “就是看他可怜,帮一下,没什么其他的意思。”王烨道。 王烨有些走神,顺手帮董平一下,不算什么大事。 让王烨走神的是,自己是不是因为《水浒传》而影响了自己对人的判断? 作为一个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当然是读过剧本,不仅知道未来的大体走向,而且还可以通过书来认识、了解一些人。 不然的话,人心隔肚皮,哪来王烨那么的···知人善任。 要知道整个梁山治下有大约两百万人,这其中没有很优秀的人才吗? 自然是有的,只是很多时候发现人才的成本比人才本身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学历比较重要的原因,通过学历相当于已经通过一种非常简单的硬性标准,给用人方筛出来一部分人才。 现在的梁山也是,通过《水浒传》来了解人,或者通过历史记载来了解人才,对王烨来说自然是最简单、最快捷也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不然每个人再经过各种考验、考察、什么以酒观人,以钱试人什么的? 或许也成,但若是那般做事,绝对没有如今梁山这般快速发展的局面。 而如今,王烨在反思的便是这个,原本通过书来识人用人,终归是有些不合适了。 人可是会变的呀~ 人是有认知茧房的,不仅是接受到的信息,也有自身的学识问题。 一个人所知所学越少,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就越顽固,越难以改变。 同样的对王烨也适用,一个从后世信息爆炸社会来的,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见识广,然后就进入到了另外一个误区~ 自傲~ 就像王烨曾经被哲学老师教过,这世上有两件事不能做,比较傻,一个是劝进来传销的人出来,另外一件是辩论,用你认为对的事情,去说服别人相信你是对的~ 王烨曾经对此深信不疑,这是哲学教授身份带来的一种认知障碍,人总是会迷信身份地位更高的人的观点。 这两件事其实是说的同一件事情,就是一个人的三观是相对固定的,一个人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或者说底层的行为逻辑,是很早的时候就定下来的。 这实际是个很严重的事情,尤其对王烨这种做一方霸主的,这种认知会严重影响王烨的用人。 比如眼前的董平,就让王烨有些迷糊,要知道不仅仅是《水浒传》,实际上在收集东平府信息的时候,王烨是对董平做过分析的。 如果用相对时髦的话说,就是性格侧写。 董平很骄傲,自然也有理由骄傲,他长得好看,武艺出众,年纪轻轻就做到兵马都监,为什么不骄傲? 这个骄傲是全方位的,让他对朝廷派过来的知州都不服气,而且慢上不说,还傲下,至于其他的鲁莽暴躁,大概算是骄傲的衍生体现~ 所以从这个逻辑推算,他干出来那种杀人父夺人女的事情是很正常的。 毕竟这个人的是非观并不是很强,并且有些自我中心~ 而如今王烨见到的就是一个勉强合格的儿子~ 呃~ 姑爷。 但是无论是做父亲还是做丈夫,董平都算是比较合格的。 见到董平的舐犊情深,这才是王烨决定出手帮他的主要原因。 王石头没有管王烨是不是心中纠结,点点头,道:“他如今看上去倒是挺好的。” “是··是··是好汉。”李天锡也是认证,说道。 王烨身边,王石头是个不常说话的,李天熙是不太会说话的。 今天也是在董平那里受了颇多刺激,所以难得话多了一些。 “这董平这般好的本事,何以沦落到如此地步?”刘老三道。 用英雄迟暮不合适,但是虎落平阳被··· 等等,也不太对··· 刘老三虽只是王烨狼骑护卫的一员,但在王烨面前却与他人不同,因为他哥哥是刘老二。 刘老二当初在就此处不远的凌州曾头市,为了传信,阵亡~ 所以王烨待他,稍微有一点点不一样吧,就一点点~ “便是好本事,若不拦路抢劫,又如何能生财?”王烨道。 武松也能打,不也穷的叮当响~ 一路闲聊,众人回到柴家庄。 而此时,柴进则是宿醉刚醒~ “到底是比不得王寨主这般好酒量?”柴进拱手笑道。 “我倒是酒量一般,只是醒酒快一些罢了。” 寒暄几句,柴进道:“沧州城外好几处不错的猎场。不若今日去游猎?” “承蒙邀请,自当从命。” 王烨这种有目的的做客,不合适一天就走。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