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琐事 (第1/1页)

对王烨来说,武松不是忘了。 而是王烨觉得武松做个都头也挺好的。 济州岛没有合适的都头,开城也没有,甚至各州基本上也没有的。 之前这个问题不是问题,是因为大部分州县都是有驻军的,而且大军刚过,治安案件很少。 但是现在不成了,大宋移民不少,自然不都是谦谦君子; 高丽百姓逐渐接受梁山的统治,也不是当初那么的谨小慎微~ 所以梁山不仅缺都头,还缺仵作,缺各种专业人手。 于是武松就成了济州岛的总都头。 王烨还找朱富去请了他师父李云,青眼虎李云。 做都头简单吗? 不算太难。 容易吗? 也不太容易。 除了那些天生合适的,还需要经验,毕竟,除了武力值,都头还需要经验,人情世故,刑侦破案等等。 武松在战场上自然也是能发挥的,只是武松不喜欢骑马,不是不能,是不喜欢。 那让他做都头,然后照顾好自己哥哥嫂嫂,也是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安排。 人生非得那么“精彩”吗? 如果可以的话,王烨希望武松的生活是一本波澜不惊的小说,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波澜起伏,什么血溅鸳鸯楼,大闹飞云浦什么的,没有这样的故事也可以~ 至于栾廷玉,则是和武松大致差不多的安排,栾廷玉领着祝家庄一群小孩子过活,就在济州岛,隐姓埋名的。 只是若栾廷玉不出来做事,如何养活这一大家子人? 要知道祝家庄的人被扭送到官府之后,确实下场不是很好,目前来看,已经是没有活人了。 这一家女人小孩,没有栾廷玉罩着,可是真未必能活下来。 所以栾廷玉就成了济州岛守备军的一营指挥使。 说到这守备军,除了济州岛,王烨是逐步减少地方守备部队的。 一直以来,梁山都是进攻,地方防守是比较少的,而前线守备工作则是由辅兵协助防守,如今十万大军就分布在各处前线,所以各处守军自然是不太需要的。 归根结底,还是要军和“警”分开的。 当然武松和栾廷玉,对王烨来说,只是安排上的选择,有些人就比较麻烦了。 比如杨志。 “见过齐王~”杨志拱手道,礼节甚恭。 “杨兄莫要如此多礼,自家兄弟,喊寨主,喊烨哥儿都可以,喊我齐王,总感觉有些见外。”王烨笑道。 杨志不是一般的见外,似乎梁山对杨志来说也是一家做事的“公司”~ “当不得恩相如此称呼~”杨志道。 王烨心中也是无奈,这恩相的称呼,怎么老感觉称呼的像是个大反派呢? “我知道杨兄对此番安排或许心中有些想法,特意来寻杨兄说说话。”王烨道。 回到济州岛之后,种种接风琐事不提,关于杨志的事情,确实是排到了相当高的优先级上。 “末将无能,让恩相费心了~”杨志拱手躬身,有些惶恐。 王烨上前半步,扶起了杨志。 “非是杨兄无能,是杨兄的枷锁太重,做事不免着急了些。”王烨叹道。 杨志鼻尖一酸,险些掉下泪来~ 杨志心里苦,但是杨志不说。 实际上杨志是个什么样的人?真的有谁关注过?了解过? 因为背负着杨家将门的荣耀,又因为自小的长相问题,杨志是真的没有谁去想着了解他的。 所以能说会道的人,不需要多说什么,只要两句话能说到人心坎里去,也就足够了。 当然也不是嘴皮子的事,人心都是相互的,王烨对自己怎么样?杨志不知道吗? 当然,王烨这个人对大部分梁山头领和将士,都是很够意思的~ 咳咳,扯远了。 只说王烨一句话弄的杨志话都不会说了。 倒也不只是王烨一句话撩拨到杨志心间这么简单,主要还是杨志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子非鱼,不知鱼多惨~ “末将三十有二,一事无成,却是··却是···” “无碍的,大丈夫只要行正坐直,终有成事的一天的。”王烨安慰道。 实际上杨志是不是因为年龄问题着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杨志一个做事急切的理由。 这代表着之前杨志在梁山上的种种不适应过去了,王烨还会给杨志一个展示的机会,还会重用。 人说,知耻而后勇,杨志这段时间,自然也明白在梁山时自己做的不好,然后从近卫军指挥使调到陷阵营的时候,也是多想的。 而一个人只要还想着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自然就能成长的。 想多了之后,杨志就更惶恐了。 杨志很喜欢梁山的氛围,也很想留下来,心中也明白,这是最后一个能让自己恢复祖上荣耀的机会了。 所以杨志自然会改。 本没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是看动机够不够强罢了。 所以王烨选择放下娇妻美眷,然后陪一个长得不是很好看的男人说话。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