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人不够用了 (第1/1页)

“师兄,此间战事我已知晓,如此甚是妥当。便劳烦师兄领兵继续往北,既然说了要沈州以南的地方,他们不给,咱们便自己取。”王烨朝史文恭笑着说道。 “喏!”史文恭拱手应诺,心中不免豪情于胸,毕竟当年在曾头市厮混日子的时候,可是不曾想过今日这般统领千军万马的。 待史文恭离去,王烨便又皱起了眉头,实际上如今的营寨已经没人了,呃,除了不说话的王石头。 有时候,王烨也需要静静。 实话讲王烨的脑子有些乱,乱的源头自然便是因为刘老三。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的道理王烨还是明白的,所以史文恭去布置接下来的战事去了。 有些事情和信任无关,主要就是没必要,而且也不合适。 比如刘老三的带来的消息。 耶律淳密谋造反,并且联系了金毛犬段景住。 这事怎么说呢,就挺魔幻的。 耶律淳是谁? 耶律淳(1063年-1122年),契丹名涅里。辽兴宗耶律宗真之孙,宋魏国王耶律和鲁斡之子,辽道宗耶律洪基之侄,中国北辽第一任皇帝。 人家确实是根正苗红的辽国亲王,说密谋自立完全说的过去,毕竟人家也是曾经离皇位不远的~ 毕竟曾被耶律乙辛举荐为储嗣,只是随着耶律乙辛集团的覆灭,这事就吹了,人也被降为彰圣等军节度使。 天祚帝即位后,被封为郑王、越国王、魏国王、秦晋国王等一大批王号。官职历任东京留守、南府宰相、南京留守等职,现在做的是上京留守。 而且王烨知道的更多,就是耶律淳后来确实是自立了的,就是天祚帝被追的人不见了的时候,耶律淳挑起大梁,即位北辽皇帝,虽然没多久都病死了,但是最起码说明这事发生是有概率的。 耶律淳找到段景住也不算多魔幻的事情,毕竟段景住替梁山买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知道的人不少。 但是这两件事合在一起,就挺魔幻的。 当然更魔幻的在于这事竟然还真发生了。 要知道已经提醒了天祚帝,虽然他拒绝了王烨的合理要求,但是对后院是确实加强了防备的。 最简单的就是把各京留守的精锐部队抽调了不少。 所以耶律淳自立这事就不是很靠谱。 而且如果史书记载没错的话,护步达冈之战记载:初十,辽御营副都统耶律章奴率兵叛奔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预谋会耶律淳自立,天祚帝以内乱无心再战,中途回撤。 十二日,金太祖得知,遂乘怠督军轻装奔袭,及至护步答冈,集中兵力猛攻辽中军,驰冲横杀。 然后辽史书上记载的大概也是:天祚帝天庆五年(1115年),耶律章奴叛乱,欲拥立其为帝。耶律淳便杀章奴所派使者,并向天祚帝表忠心,备受信任。拜为都元帅,赐金券,授其自招将士之特权。 所以这事情就弄的王烨有些不会了。 到底是耶律淳在套路自己,还是天命如此? 这历史有那么强的纠偏能力吗?自己都已经弄得这么面目全非的,还能出这档子事? 那自己这费劲巴拉做那么些事,总不能他么还被大宇宙意志给扭转到靖康之变上去吧? “见过杜帅!” “嗯~” 门口的见礼声,把王烨的思绪往回收了收,实际上杜老大想进营寨,自然没有那么多事,这也就是守卫心思灵醒,见礼的声音也是提醒一下营寨内的寨主。 如果寨主真的做什么喜闻乐见事情的时候,那就笑笑拦住了。 “二哥。” “嗯~”杜老大点点头,看上去倒是不是很开心的样子。 只不待王烨开口询问,杜老大先说话了,“又发什么神经?就因为耶律淳要造反?” “嗯,这事本身其他的不说,只说耶律淳不比其他人,他要造反,便不是说说而已。因为天祚帝本人又不是很得人心,闹腾的都快天怒人怨了,所以本来就有风声传出来。” “便是造反又如何?”杜老大问道。 这种事情成不成的,对梁山有什么好处或者坏处吗? “他只要闹出要造反的动静,天祚帝就一定不会再跟女真打下去,回去处理耶律淳的事情才是正经,而五十多万的部队是没法撤退的,必然大败于金国骑兵。” 王烨看着杜老大,说出自己的担心:“五十万人的武器装备,粮草辎重,足够金国一波肥!” 杜老大微微皱眉,这倒是没想到这一层。 不过王烨说的很对,梁山几次大扩军,基本都是靠打赢大宋和高丽军队的缴获扩军的。 所以王烨的担心不能说是杞人忧天,而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想了想,杜老大皱眉道。“这般多的部队撤退,总是有个安排的,那天祚帝便是再没本事,辽国还是有些能打的将领,精锐撤走之后,应该不会留下太多。” 话说的慢,一边说一边想,这事杜老大也拿不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