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何向东和薛果都沉默了,侯三爷的话说的没错,春晚并不是擂台,它在更大意义上来说只是一场晚会罢了。

薛果默了默,问道:“这消息可靠吗?”

侯三爷颔首道:“这个节目应该是定下来了。”

工作组定下来的节目就是说这个节目最后是要放到春晚的舞台上的,就算是本子有问题,那也是一遍一遍地改,而不会直接打掉,更不会像何向东和薛果这样需要一路拼杀进场。

当然这个消息是内部消息,仅限工作组的高层知道,外人是无从得知的,侯三爷虽然腕大,但手还伸不到那么长。

这个消息还是马老师告诉他的,马老师已经注意到何向东和薛果两人了,所以也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帮衬两人。马老师路子宽人脉广,和央视高层的关系也好,所以这个密不外传的内部消息也被他知道了,也有了今天的这一幕。

侯三爷继续嘱咐道:“你们已经过了三审了,但是接下来的四审五审才是最困难的,首先是和你们竞争的无一不是行内顶尖的高手,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人,能杀进四审的没有简单的货色。还有就是节目审查也会越来越严格,工作组那边随时会提出各种新的要求,那时候你们的压力会非常大,他们甚至是会让你们两三天内出一稿新的作品。现在名额少了,竞争也更大了,唉……”

顿了顿,侯三爷轻叹一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如果最后真的失败了,那也没事,回我这里来,我给你们做炸酱面吃。”(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 何向东的节目被毙了

何向东和薛果两人原本还是比较淡定的,现在也被侯三爷的这一番话弄得心里微微有些沉重,春晚这条路不好走啊。

其实春晚每年都有早就确定好的节目,有的是冲着节目本身,早就写好了的本子去找演员来演,还有就是确定好某名演员上春晚。

以前侯三爷和石先生这一对搭档也出现在春晚的确定名单上,只要他们说要上,就不需要层层拼杀了,但是审查一样严格,节目同样需要改很多次,只要能满足审查组的要求,那这个节目就一定不会拿掉。

这就是对春晚大腕儿的特殊待遇,毕竟观众每年都会等着看春晚的某几位熟面孔的,工作组也需要考虑到观众的感受。

现在的正火的一位演小品的东北的赵老师,他也享有这种殊荣,并且在今后的十几年里面也一直享受,直到他自愿退下来。

其实这种事很正常,也没有什么需要不满和抱怨的,春晚只是一场晚会,并不是一个拥有裁判的公平擂台。

它更像是一场考核,通过考核的条件并不是说要你做的有多完美和出色,而是要求你要充分满足考官的口味。

这是一个最大的难点。

现在反正就是在等四审了,本子也都交上去了,何向东又看了一眼,如果放在小剧场他能改的东西就多了,但是要放在春晚的舞台上,那还真的是没什么好改的了。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小剧场的演出真的更适合相声的发展,艺术的发展需要指引,但不能横加束缚,束缚多了也就被困死了,文学艺术需要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才能更好发展。

何向东一边在向文社里面演出,一边在等待春晚节目组那边的消息,王弥苇老爷子也经常来向文社的园子里面逛逛,但是从来都不演出,也没有什么手痒的样子。

张文海对这个老头也很好奇,来摸了好几次底,但是都被王弥苇给糊弄过去了,正所谓人老奸马老滑,王弥苇滑的就跟泥鳅似得,根本没人降得住他。

张文海也有问过何向东,但是何向东也一直是含糊其辞,因为王弥苇警告过他不许把他的来历说出去,张文海怎么弄也得不到真相,气的他够呛。

就这样没等几天,春晚工作组那边来消息了,也把何向东和薛果找过去谈话了,说的不是四审的事情,而是他们节目。

经过春晚工作组的讨论之后,决定要求何向东和薛果抛弃现有的相声,另外创作出一段新相声来参加四审。

如果不是何向东和薛果事先已经被侯三爷说了好几遍春晚的某些坑爹规定,这两人估计现在就能骂出街来了。

先前三次审察一直都好好的节目,他们也按照按照春晚的要求改了好几次了,可现在说推翻就推翻了。

那边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他们希望何向东的相声带有批判和讽刺意义,不要去歌颂,因为已经有一个歌颂的节目了。而且何向东的相声还是在歌颂北京的招商引资政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